理论教育 共同配送模式及其实现方式

共同配送模式及其实现方式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做法是由特定的批发商或生产商将各个供应商的产品集中起来实现共同管理、统一配送。图2.11异产业共同配送形式一以地区中坚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一般来讲,纵向共同配送模式针对的是双边关系,如供应商与制造商、批发商与生产商、零售商与批发商等之间的关系。

共同配送模式及其实现方式

共同配送分横向和纵向两种配送模式,横向模式以众多形式的同产业和异产业为共同配送基础,纵向模式以生产商与批发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等这种流通渠道各环节成员关系为共同配送基础,以下介绍几种比较适合我国物流市场改革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配送模式。

1.同产业横向共同配送模式

该配送模式的合作各方为处于同一产业的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通过配送中心、物流服务中心或中转站等集中运输货物。同产业横向共同配送模式有两种形式:

(1)合作各方采取互相委托或受托的形式完成共同配送。

当合作企业拥有较为分散的运输资源(如配送车辆、物流中心、中转站等)时,根据运输货物量的多少及配送地区合作各方资源的优劣势,将配送数量较少或配送资源较为缺乏的企业的产品委托给具有优势的企业,而配送数量较多或配送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则在接受其他企业的委托运输的基础上开展统一配送。从而实现了企业相互之间的配送效率化,其具体配送形式如图2.9表示。

图2.9 同产业共同配送形式一

(2)合作各方共建物流中心完成共同配送。

这种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在开展共同配送之前,各合作企业在货物包装、运输规格等方面实现完全协调或统一,然后共同建立并管理配送中心或中转站等物流服务站点,共同购买运输车辆,各合作企业的所有货物均实现统一经由配送中心开展共同配送,其具体配送形式如图2.10所示。

图2.10 同产业共同配送形式二

上述两种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模式均有各自的优劣势,但相比较而言,后一种共同配送的模式更具规模经济,有利于行业的未来业务扩张及长远的发展,但往往也会由此限制各合作企业的物流独立性。

同产业横向共同配送优势:同产业共同配送提高合作各企业的物流效率;同产业共同配送由于可相互使用合作各企业的资源而降低单个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同产业共同配送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客户满意度。

同产业横向共同配送劣势:由于其配送信息的公开化和运输业务的共同化,合作各企业自身有关产品经营的隐私更易泄露或流失,给各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不利的影响,降低企业之间的互信度,威胁共同配送模式的未来发展。

2.异产业横向共同配送模式

此种配送模式的合作方式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实现多种产业相结合的配送方式,其产品配送范围更广、配送种类更多。它是一种通过物流或配送中心将不同种类的产品集结在一起并统一配送给各产品零售终端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方式:

(1)以大型连锁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见图2.11)。

具体做法是由特定的批发商或生产商将各个供应商的产品集中起来实现共同管理、统一配送。

(www.daowen.com)

图2.11 异产业共同配送形式一

(2)以地区中坚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模式(见图2.12)。

地方较为强势的各企业为避免批发企业业务的萎缩,增强与大型连锁企业的抗衡能力,支持地方终端业务的发展,组织建立以不同产业为业务的共同配送中心,对地区范围内的各企业或终端统一运输产品。

图2.12 异产业共同配送形式二

(3)生产与批发企业相结合的共同配送模式(见图2.13)。

此种模式通常服务于多频次、小批量需求的共同运输,它通过相关的批发商和生产商等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统一管理进行共同配送。

图2.13 异产业共同配送形式三

上述三种方式均为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模式类型,其在配送流程、方式及原理上基本相似,唯一明显的区别在于组织共同配送的主导企业不同,在重点的配送对象及实施共同配送的目的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

异产业横向共同配送优势: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保证物流运行的效率化;减少企业间泄密的可能性。

异产业横向共同配送劣势:异产业横向共同配送由于参与企业类型的不同,不易制定较为明确的责任分担及利益分摊机制,增加企业间的谈判成本。

3.共同集配模式

此种配送模式是以物流行业的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合作型共同配送模式,对于多生产和销售终端企业来讲,类似于委托配送形式。其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各批发企业或参与合作各企业将产品统一委托给专业或大型的运输企业,产品集中后,再将所聚集产品分别运往各终端客户。

图2.14 异产业共同配送形式四

4.纵向共同配送模式

纵向共同配送模式是指以整个产业供应链各环节的成员关系为基础,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纵向物流渠道的功能进行整合和完善,共同建立物流中心来集结产品并实现共同配送。此种做法的目的就是提高物流效率、缩短物流渠道、降低物流成本。参与纵向共同配送的各成员企业必须摸清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特点,足够了解上下游成员企业的物流信息,拥有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般来讲,纵向共同配送模式针对的是双边关系,如供应商与制造商、批发商与生产商、零售商与批发商等之间的关系。

纵向共同配送模式与横向模式的不同点在于,前者主要是从在供应链的角度,以配送渠道中上下游不同阶段参与企业的共同化;后者是以同一配送地点为前提,建立各企业之间不同层次的共同配送物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