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进宁波特色连锁经营发展

推进宁波特色连锁经营发展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自觉遵循连锁经营的内在规律,努力走宁波特色的发展之路。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通行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随着“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的进入,在与洋超市同台竞技、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连锁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经营实绩表明,连锁经营作为流通创新的强大引擎,对推进和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着明显的作用。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实行连锁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宁波特色连锁经营发展

【内容摘要】连锁经营是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改革,是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必须从目标上锁定连锁经营在现代商业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一要努力把握连锁经营的本质特征,着力推进连锁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二要大胆创新连锁经营的经营特色,着力推进连锁发展的专业化、个性化;三要注意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加快用网络化连锁改造传统商业细胞,推动连锁经营向便民化、便利化方向发展;四要不断扩大连锁经营的领域,着力推进连锁种类的多业化、多样化。必须自觉遵循连锁经营的内在规律,努力走宁波特色的发展之路。

2001年,跨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以2170亿美元的销售额,跃居世界500强的首位。全国连锁百强以1620亿元总销售、48%的增幅实现了快速发展。我市进入全国连锁百强的“三江购物俱乐部有限公司”、“家世界”、“慈客隆”、“余姚华联”等四家企业,以23亿元总销售额、51%的平均增幅,领跑宁波零售业新发展。不仅如此,凡是采用连锁经营的行业,发展速度都很快,进入全国餐饮百强的我市“向阳渔港”、“汉通”、“慎业大酒店”等增幅也都在50%以上。众多企业的经营实绩表明,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成熟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引领现代流通业快速发展,为扩大销售、拉动需求、发展经济、服务社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通行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这种由若干个同行业门店以统一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的方式连接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流通组织形式,对推动生产、引导消费、降低流通费用、完善和规范流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连锁经营推动了传统商业向现代零售业态的快速转变,为营造现代化购物环境,拉动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家超市,由美国人迈克尔·库伦在纽约州长岛的牙买加开设的金库伦联合商店,从1930年8月诞生以来,就以其商品开架陈列、自助自选售货、出门集中结账的现代购物模式,对三尺柜台、封闭经营的传统商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很快被发达国家所广泛采用,分别在20世纪初和二次世界大战后掀起发展高潮,涌现出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大批跨国零售巨头,为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比起世界匕发达国家慢了半个多世纪,1984年深圳蛇口创办了我国内地第一家超市——百佳超市,1990年底广东东莞糖业烟酒公司开办的美佳超市成为我国第一家连锁超市,1991年9月上海联华超市公司曲阳店开业,同年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挂牌。为了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1992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天津、广州、大连、青岛五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各试办一至两家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随着“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的进入,在与洋超市同台竞技、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连锁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共有连锁企业2100多家,店铺32000多个,销售的市场占有份额已从5年前的0.72%增加到6.7%。我市自1992年相继开出“南大”“一副”连锁超市以来,10年间,几经曲折,不懈努力,到2001年底,全市涌现出以“三江购物俱乐部”为代表的各类连锁企业39家,门店668个,总销售额达到65亿元,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9%。快速发展的经营实绩表明,连锁经营作为流通创新的强大引擎,对推进和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二)连锁经营加快了配送中心建设,对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从流通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分析,可以说,没有连锁经营的拓展,就没有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反过来说,不发展物流配送,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实行连锁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沃尔玛公司在美国阿肯色州班顿威尔镇开办“5—10美分”廉价店时,只是当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1962年“沃尔玛”开出了第一家连锁商店,1970年在其总部所在地建立了第一个配送中心,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截至2001年4月15日,沃尔玛公司在国内外共有4249家连锁店,62个配送中心,装备了5500多辆运输卡车,年货运总量达77.5亿箱,总行程6.5亿公里,为全球4000多个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上海华联超市公司自1991年挂牌以来,连锁规模不断扩大,占地2.8万平方米,商品库存量60万箱,日均吞吐能力14万箱的大型配送中心已经建立,并且在硬件设施、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总之,物流配送的水平,体现并决定着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水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连锁经营为加快现代物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连锁经营促进了IT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加快实现流通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绝大多数连锁超市,采用了扫描结算的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网上采购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前后台相连的商业管理网络系统(MIS)。配送中心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从门店发出要货指令到配货作业完毕,全部自动控制。2001年4月30日刚刚投入运营的上海联华便利物流配送中心,使用高智能电脑控制系统,调控整条流水线上商品的进、出、存、拣;车辆调度也全部由计算机完成,完全告别了原始的手工方式。在商品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网络系统,连锁总部可即时了解各门店销售情况;供应商可看到自己商品的销售、库存、周转情况;门店实现了网上要货,账目自动生成。连锁经营的便利店还使电子商务有了可以用来就近配送的现实的基础和载体,使虚拟的网络技术和实体的连锁门店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夫妻老婆店”等传统商店向现代意义上的超便利店转型创造了条件。

(四)连锁经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现代化,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相当多的机会,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锁超市的兴起,促使一大批为连锁超市服务的包括商品条形码货架、外包装、冷藏柜、防盗装置等在内的新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大型超市连锁、大卖场等业态集中采购生鲜农产品,同优质农产品基地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使“订单农业”方兴未艾,直接推动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同时,连锁经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统计,目前全国县以上连锁经营企业吸收的就业人员已达74.7万人,其中半数为下岗职工;“三江购物俱乐部”所属的23家连锁门店约2000多名职工,几乎全是下岗工人,从而为促进再就业作出了贡献。

推进流通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党中央、国务院在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2001年年初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有关领导进一步强调,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大流通,只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带动现代化的大生产,并深刻指出:“没有流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索质和运行效率也就不可能提高。”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当前,全国各地特别是上海、广东等地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各种现代流通形式,正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怎样从实际出发,按照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连锁经营这一关键,尽快把宁波流通现代化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当前值得研究和必须重视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是应对当前挑战,参与市场竞争,创新做强零售业态的客观需要。

跨入新世纪以来,以“入世”“入网”“入市”为标志的新形势,使商贸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根据我国作出的“人世”承诺,所有省会城市及重庆、宁波,将在两年内向合资零售企业开放,三年内取消地域、股权比例和门店数量限制,“入世”意味着商贸企业必须直接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挑战;宁波作为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人网”意味着商务活动必须加快实现信息化;随着两项制度改革的完成,全市国有企业彻底告别了旧体制,各种要素全面“入市”,意味着企业的运行机制真正走向了市场化。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必然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和商品经营的理念、经营模式上发生深刻的变化,并且日益与国际社会接轨。面对挑战,对商品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来说,大力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则是应对挑战的最佳选择。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促进零售业态的推陈出新,有利于提高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维护消费者利益,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是追赶国内先进地区、加快实现我市流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www.daowen.com)

经过十年发展,当前连锁经营已从前几年的导入期迅速进入扩张期。根据国家经贸委提出的发展连锁经营规划,到“十五”末期,全国连锁企业店铺将达到10万个,销售额达到7000亿元,年递增35%,占全社会批零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20%左右,初步确立起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并培育出5—1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一直处在全国最前列的上海连锁经营,其发展强势突出,联华、华联两家连锁公司计划在五年内,网点分别从目前的1225个和818个增加到6000个和5000个。深圳的连锁经营已覆盖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商业连锁企业80多家,门店2000多个,年销售额达150多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我市经过十年努力,尽管连锁经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把发展连锁经营作为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的关键,采取切实措施迎头赶上。

(三)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也是遵循零售业态发展规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据相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零售业态发展呈现这样一条规律线:人均GDP1000美元时,其主导业态是百货商店;人均GDP2000—3000美元时,其主导业态是超级市场;人均GDP6000美元时,其主导业态是便利店。2001年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121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2910美元,正处在从百货商店向连锁超市的传化时机,这一基本发展规律也被当前市场竞争的现状所证实。在“麦德龙”“家乐福”“好又多”“三江购物俱乐部”等大型连锁超市迅速发展的同时,2002年初又有“新一佳”“乐购”在中山路上开业。众多大卖场同台竞争的结果是以往一直生意红火的大商场,2001年春节和“五一”黄金周的销售额,同比已呈下降趋势。现在到连锁超市购买日用生活消费品,到连锁专卖店购买名牌、名品,已为广大消费者所习惯。顾客购物场所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商品流通业加快现代化改造步伐。我们要抓住机遇,通过采取利用外资、多渠道引进跨国零售企业、鼓励各行各业兴办连锁公司等各种措施,趁势而上,努力把我市连锁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近年来,流通业,特别是现代流通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和拉动作用,已经日益显现出来。为此,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重生产、轻流通”产业政策主导下流通业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的状况,必须积极实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走高效率、高效益、高容量的现代流通发展之路。当前大力推进连锁经营这一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要着重把握以下三点:

(一)必须从目标上锁定连锁经营在现代商业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

要按照国家经贸委在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草案中提出的年均销售额递增35%的要求,力争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使全市的连锁经营的销售额、连锁企业数和店铺数,在现有基础上分别达到180亿元、45家和1200个,占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0%左右。年销售额在20亿―3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到1-2家,销售额在10亿-20亿元的达到2—3家,着力培育3—5家能代表宁波形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连锁企业集团。为此,在地域发展上,要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积极向外和向下拓展,充分利用加人WTO后留给我们的有限时间,在网点布局方面争抢时间和空间上的先机。在经营范围和经营内容上,要学习“麦德龙”“家乐福”等洋超市的做法,进一步贴近群众生活,增加各类蔬菜生鲜食品的供应份额,提升“菜篮子”商品的品位和价值,为整合和改造农贸市场,使传统的菜市场向现代化超市过渡,发挥连锁企业的导向作用。在业态上,要从超市、百货店向便利店、折扣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业态发展。在形式上,要鼓励挽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连锁企业,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

(二)必须自觉遵循连锁经营的内在规律,努力走宁波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是要努力把握连锁经营的本质特征,着力推进连锁发展的规模化、规范化。连锁意味着规模。连锁经营的特征,决定了其核心就是规模、专营和管理。因此,发展连锁经营,首先,要把扩大规模摆在突出位置。合理的店铺位置在空间上的稀缺性,决定了扩大规模、抢占地盘的重要性。只有加快通过发展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兼并等形式,低成本抢滩扩张,着力拓展规模,才能为连锁企业赢得市场发展先机。其次,要努力实施规范化管理,实现规模与效益上的双赢。连锁发展的关键,是要连、要锁,要通过网络系统把各个门店紧密连接起来;通过实施各种统一,把其从经营到效益全面锁定,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发展连锁经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整合和控制网络规模的扩张过程,按照10个门店及以上才有资格称为连锁企业的国际惯例来衡量,到2001年9月,全国称得上完全意义上的连锁企业只有519家,我市列入全国连锁、餐饮双百强的9家企业,按此标准衡量,真正称得上连锁企业的也只有少数。在这方面“三江购物俱乐部”是做得比较好的。该公司自1995年创立以来,坚持用直营连锁的形式稳步发展,基本上做到了商品、服务、店名、店貌等商业活动的标准化,采购、配送、销售、管理等职能的专业化,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的统一化和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商业活动的规范化。公司继2000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后,2001年1—6月又达到近7亿元,目前连锁网点已在宁波及周边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将门店开到了台州、金华、嘉兴等全省各地,为发展连锁经营作出了贡献。要鼓励“三江购物俱乐部”“慈客隆”“余姚华联”等连锁企业在站稳脚跟、占领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冲出去,积极向沪、苏、皖、赣等区域拓展;同时要向有购买力的浙江农村延伸,以中心镇和人口密集的镇村为重点,加快建立适合农村特点、农民需求的连锁分销网络,并通过网络为农副产品的流通提供销售渠道。

二是要大胆创新连锁经营的经营特色,着力推进连锁发展的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决定出路。同业差异,异业互补,零售业众多的经营特色,出彩之处就在于存在着差异。连锁业在选择进入某个领域时,必须追求差异化、个性化。不仅在不同业态之间要追求互补,在商品的经营上要避免交叉和重叠,即使在相同的业态之间竞争,也要追求互补,力求在目标顾客的定位、商品、价格和服务上实行差异化。特别要看到当前国内零售业都在热衷于建仓储式大型超市,以为这样就容易上规模,短期内能收到好的效益。但是必须认识到,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与在仓储式大超市上有几十年经营历史和实绩的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跨国零售巨头相比,国内商家并没有多少优势。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利用熟悉国内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的优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专业连锁店这一业态上。这些年来我市“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等企业,在中山路上开出了众多的服装专卖店,各种名品、名牌争奇斗艳,不但繁荣了城市,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品牌化、个性化等较高层次的追求,而且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为生产厂家开拓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条经验很值得借鉴和提倡。当前要充分利用CBD(中央商业区域)即将开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尽可能多地吸引国际国内著名生产厂商,到里面开设连锁店、专卖店,使之成为宁波城市的新亮点。

三是要注意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加快用网络化连锁改造烟杂店等传统商业细胞,推动连锁经营向便民化、便利化方向发展。在规模商业涌现、新兴业态不断出现的今天,作为传统商业细胞的单间门面烟杂店、小本经营夫妻老婆店等,其孤军奋战的经营方式,无论在市场信誉、进货渠道、营销手段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作过统计,凡有“家乐福”的地方,步行一刻钟左右路程内的夫妻老婆店都做不出生意。然而不可否认,以及时性、方便性、应急性为特征,以满足顾客临时性、便利性需求为目的的便利店,确有存在的必要。据国外经验,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时,是便利店业态的导人期,人均达到4000美元时进入成长期,达到人均6000美元时,便利店便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从我国传统商业演变的过程看,设在居民住宅区内、弄堂口、要道旁、娱乐场所边、办公团体集聚地,步行3—5分钟即可到达,以烟酒油盐酱醋、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早开门、晚打,洋,常年营业,被称为商业细胞的“夫妻老婆店”,是历史悠久、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零售业态。当前的关键是要用连锁经营的模式,按照店招形象、采购配送、信息管理等方面统一,开架式便利服务,增加符合老百姓日常需求的商品品种等要求加快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超便利店,更好地发挥贴近百姓、具有亲切感的特点,以增强其生存和竞争能力。

四是要不断扩大连锁经营的领域,着力推进连锁种类的多业化、多样化。连锁业种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连锁经营发展速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据了解,目前美国的连锁业种多达700多种,日本有450种,我国台湾地区143种。相比之下,我国内地连锁经营最发达的上海也仅有40—50种,我市目前在统计范围内的39家连锁企业,涉及的业种为13种,数量远远不够,这说明连锁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后要在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农资、洗涤、美容美发、娱乐健身、装饰装修材料、汽车销售及租赁等行业和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家庭服务、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中大力推进连锁经营,为方便消费、扩大销售作出应有贡献。

(三)必须着力把握政策机遇,把良好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做大做强连锁经营。

加快连锁经营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清除长期束缚连锁经营发展的政策障碍,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最近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要积极创造条件,从政策上支持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公安部同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连锁经营企业已登记的送货车辆,尽可能提供市区通行、停靠的便利。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同意简化有关手续,支持连锁企业经营书籍、报刊、音像制品。国家工商总局同意简化连锁企业登记注册手续,对连锁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定,扩展为可按行业大类核定;直营连锁企业各门店可由总部统一办理专营商品经营许可证,其门店不需要再办理有关手续,只要持总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加盖总部印章的复印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注册即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同意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跨区域的连锁经营企业,实行统一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由省级财政部门及时制订妥善的财政利益转移办法。国家烟草专卖局同意直营连锁企业可统一办理各门店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由总部或配送中心从所在区域的市级烟草公司统一定货,连锁门店所在地的烟草公司负责送货。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加快连锁经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必须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和运用各项政策,做大做强连锁经营,为应对跨国零售巨头挑战,推进流通现代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本文发表于《宁波商业经济》200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