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出现于中央一号文件。该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角度出发,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具体包括以下三类人群:第一,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出现于中央一号文件。该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角度出发,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同时,文件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要求。

2013年,农业部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定义,即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3]具体包括以下三类人群:第一,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包括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业企业(包括农村电商)的创办人等。此外,专业种植户、专业养殖户等,与农业高度相关、一二三产业融合链条中的农户(如以加工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农户和农家乐等)等也属于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第二,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包括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一年6个月以上)等。第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包括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农机手及农机专业修理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资经销人员以及在其他领域(如沼气、动物防疫等)专门为农业各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人员。[4](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