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空间理论的探讨

产业空间理论的探讨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只强调了成本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7]2.3.5.3区域间产业分工理论区域间的产业分工,源于最早的国际分工理论。

产业空间理论的探讨

2.3.5.1 产业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区位因素是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所谓区位因素,是指在特定的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所可能获得的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13]

一、农业区位理论

经典的区位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创立的。杜能(1826)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土地效益的影响。

他认为,级差地租在农业区位选择上起决定作用,即离中心城市越近的农场集约化程度越高;反之,离中心城市越远的农场集中程度越低。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尽管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只强调了成本的决定作用,忽视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他的理论仍然给后面研究区位理论的学者予以深刻的启发。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14]

二、工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者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是工业区位理论集大成者。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这本书被认为是最早关于工业区位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著作,其理论核心是通过计算原料运费最低成本来确定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除此之外,韦伯还考虑了集聚因素的影响。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理论的发展。他认为集聚因素如同劳工成本一样,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因为由其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可使运费成本下降。因此,也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15]

三、商业中心地理论

在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基础上,在20世纪30年代初,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了商业中心地理论。他通过对经济发达城市和区域的市场位置和定居点,发现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商业设施布局和商品类型差异的规律。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城市,其商业设施更为高级和先进,商品类型品种多而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城市具有中等水平的商业设施和商品类型,其商业设施和商品类型品种也居于中等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或稍落后的小城市(小城镇等)只有基本生活商务服务,提供的商品种类品种少而不全。处于一个城市内部,市中心、周边社区和城郊区级商业中心也有类似差异化规律。[16]

1940年,廖什在《经济的空间秩序》一书中,分别从市场和贸易等新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区位理论。后来学者又从不同的视角对区位理论进行研究,如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和计量学派等,这些研究使区位理论不断完善。

2.3.5.2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理论

在区域异质性的前提下,产业在特定地域空间的发展必然带来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倾向。这种集聚和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知识溢出,带来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但这种技术进步范围和创新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外部经济集聚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第一次提出了工业集聚和内部聚集的概念,以及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产业集聚产生的经济动因。

他提出了工业集群的三个原因:第一,聚合可以促进专业化的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在特定的空间,可以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率,减少劳动力的短缺;第三,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溢出效应,比如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都存在“溢出效应”。这种企业集聚产生的“溢出效应”会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优于单一企业的生产效益,最终促使该区域企业更具有竞争力。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集聚理论,无法解释不同产业的集聚,只适用于相似产业。

二、技术创新型产业集聚理论(www.daowen.com)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认为,由于创新不是孤立存在的,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导致形成了与行业相关部门的企业集群。这种分布在时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们倾向于聚类或聚集发生。而由于战争、恶劣的气候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集聚的创新和经济周期一样会存在波动。

熊彼特指出,产业的第一个创新企业往往比随后的技术跟随者要面临更多的困难。技术创新者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障碍,其失败风险也比较大。但一旦成功,对后来者的启迪却有极大的激励,这其中包括观念、认识、信心及行为等。他还指出,创新是一个学习过程。首次创新的失败者会给后来者提供少走弯路的教训和成功经验,因而创新的成功会形成技术创新的群集现象。[17]

2.3.5.3 区域间产业分工理论

区域间的产业分工,源于最早的国际分工理论。其中,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禀赋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构成了其主要理论脉络。

一、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对国际分工理论最早进行诠释的是英国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是指在某种产品生产上,一个国家(或者区域)所消耗的劳动绝对低于别的国家(或者区域),即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绝对优势。那么该国(或者区域)就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每个国家(或者区域)都专门生产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去与别人交换,结果双方均有利益。由此,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是一国(或者区域)国际分工的基础,决定了其产业结构。[18]

但是,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却不这样认为。在李嘉图那里,绝对优势理论只是国际分工的一种特例。大卫·李嘉图在1772年提出“比较优势论”,他认为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是一国(或者区域)国际分工的基础,决定了其产业结构。[19]

二、要素禀赋理论

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1919)和他的学生俄林(1933)共同提出来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认为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国际分工的根本原因。[20]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或者区域)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所具有的情况。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率,这里主要指资本—劳动比。如果一国(或者区域)资本—劳动比相对高于另一个国家,则称该国(或者区域)为资本密集型;反之,则是劳动密集型

三、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竞争经济学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1990)首次提出来的。他把产业集群纳入其竞争战略的研究范畴[21]迈克尔·波特教授是最早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从竞争力这一全新的视角下解释了产业集群现象(如图2.3)。

图2.3 波特的“钻石模型”

根据这一理论,资源禀赋虽然仍然在国际分工中有所作用,但其意义已经大为削弱,决定国际产业分工的更重要的因素已经让位于非天然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资源获取的内生力量,并最终体现为市场占有的综合竞争力。就以区域而言,低层次的资源优势已让位于可以通过竞争获取的高层次资源优势,这就决定了产业选择时应该更多地探讨高层次资源的可获取性,而非拘泥于低层次的资源拥有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竞争力理论扬弃了资源禀赋论只关注区域特殊性的弊病,增加了带有普遍性的非区域内容。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钻石模型”为代表的国际分工或区域分工理论,忽视了需求对产业技术及其体系构建的根本性决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