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的演进机制

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的演进机制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境外企业推动东道国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示意图境外企业出于进一步利用自身垄断优势或者利用境外廉价资源等战略性考虑,选择直接到海外进行投资,与投资当地建立各种经济社会的资源连接关系,在发展中国家境内设置生产基地、采购基地与研发基地。

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的演进机制

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是国内外两种机制作用的结果。机制一:境外企业进入东道国的产业创新体系构建自身关系网络并嵌入到东道国产业创新网络;机制二:东道国产业创新体系内部企业面临境内外的跨国公司竞争,彼此之间网络增强互动,与境外企业合作产生联结获取更丰富的创新知识源,不断扩展自身知识边界。两重机制互相影响,互相推动,促使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

3.4.1.1 境外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推进

境外企业的研发国际化行为是产业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和诱因,也是东道国产业创新系统内向国际化演进的主要路径。

图3.1 境外企业推动东道国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示意图

境外企业出于进一步利用自身垄断优势或者利用境外廉价资源等战略性考虑,选择直接到海外进行投资,与投资当地建立各种经济社会的资源连接关系,在发展中国家境内设置生产基地、采购基地与研发基地。大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主要采取非独立法人形式,一般经过了“中国销售”、“中国生产”和“中国研发”等几个阶段,在华研发机构的设立普遍要晚于其生产机构的设立。境外企业与本地企业开展R&D活动主要采用的形式有:设立独资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在合资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与大学、科研机构成立研究中心;与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这些研发机构最初的使命一般是对生产性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技术支持,然后才是针对东道国市场的继续开发。为了在东道国生产和销售更多的新产品,跨国公司在短期内会更多地利用母公司的知识存量;对当地市场知识有所掌握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开始进行知识反向的转移,此时母公司知识存量增加。

为了更好获取当地特有资源或提高经营效率,境外企业在当地不断结网,与当地的企业与机构进行联系,实现对东道国产业创新网络的逐渐嵌入。产业创新网络是“跨国公司”与“本地”两者互动的重要场域[187]。境外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日益发展和深化引起了东道国的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变化。其在东道国的研发机构嵌入到东道国内部,成为东道国产业创新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188],并与企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形成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东道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复杂性[189]

具体而言,跨国公司的R&D国际化活动对东道国产业创新网络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境外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研究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增加了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数目,直接增加了东道国原有创新网络的外部知识源,境外机构成为全球创新资源与东道国境内企业传递信息与知识的桥梁,增加了国内创新主体的知识存量与创新活动。第二,境外企业与产业创新网络中本地组织建立各种联结,增加了产业创新网络联结的数量。第三,境外企业在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东道国的企业联盟的建立,加强了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的相互联结[190]。(www.daowen.com)

3.4.1.2 境内企业技术学习的拉动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要素结构已经取代工业化时代的要素结构,决定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191]。知识型要素的禀赋情况直接决定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知识化程度的差异,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始终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跨国公司到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进一步挤占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迫使大量的本地企业利用资源杠杆主动获取创造性资产,这种行为成为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资源杠杆是指通过组织学习将不同来源的资源整合并产生竞争优势的过程,Mathews认为后进企业应该采取与其资源基础相匹配的战略,首先通过战略联盟、创办合资企业等方式与先进国家的跨国公司建立关联,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知识和市场,然后利用与跨国公司的伙伴关系为杠杆获取所需外部知识资源[192]。网络成员的对外部知识源的主动学习使得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增长,构成了产业技术能力增长的基础,产业创新网络的整体学习能力同时也影响着成员企业知识获取的效果[193]

Kim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逆向技术发展的三阶段学习模式[194],体现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对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的拉动作用(如图3.2)。

图3.2 发展中国家逆向学习三阶段模式

在技术能力较低阶段,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推动吸引外资,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套设备与成熟技术,将境外企业纳入到本国的技术创新网络。随着时间推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不再满足于引进成熟技术、生产技术含量和创新含量很少的基础产品,开始注重对那些创新含量较高的过渡阶段的知识技术进行引进,使得本地产业创新网络中出现一大批国际化的主体。等发展中国家的部分优秀企业人力资源具备、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时,企业一方面走出国门,主动寻求创新率更高的知识技术,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境外企业将研发中心嵌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网络,对高技术人才进行争夺。此时产业创新网络中国际化节点日益增加。本地企业也因为竞争的加剧,与境外或境内的企业加强创新合作,使产业创新网络的节点、联结、资源和边界发生变化。

跨国公司R&D嵌入与东道国创新网络,打破了原有创新网络的平衡态或近平衡态,并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非线性机制,这些变化也影响到系统内部的创新机构,改变了东道国产业网络内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互动行为,这种不稳定状态,有可能使原有系统就越过临界点形成新的更加高级的有序状态或发生突变,推动了产业创新网络结构的演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