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要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要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一)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成为世界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国家亟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半导体装备材料、工业机器人、深远海洋装备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夯实制造业基础,全面提升上海在传统优势产业、极限制造、精密制造、成套制造等领域的能力。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www.daowen.com)

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拥抱互联网,实施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加快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推动制造业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先进设计手段,使用绿色、节能和多功能多用途新型材料,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率。

做强汽车、船舶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升级。船舶产业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形成研发设计、总装建造、关键设备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洋工程产业体系。钢铁、石化产业要向新材料领域延伸产业链。都市工业加快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并动态更新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清单,坚定不移加大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三)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顺应产业跨界融合的大趋势,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大力实施“互联网+”动计划,加快分享经济发展,推动“新硬件”制造。破除制度性瓶颈,创新监管方式,促进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加速发展。关注和呵护中小微企业发展,健全扶持和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着力营造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土壤,鼓励企业做精做深做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细分市场“隐形冠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