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产物资账务处理方法

财产物资账务处理方法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账务处理可以参照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盘盈时,账务处理不考虑折旧,直接根据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借方记入“固定资产”账户,贷方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查明盘盈原因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财产物资账务处理方法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1.库存现金的盘盈

①发现库存现金长款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②待查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经批准可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例7-2 ①企业在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长款500元。

例7-3 ②经查,上述库存现金长款原因不明,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

2.库存现金的盘亏

①发现库存现金短款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②待查明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经批准可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例7-4 ①企业在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短款600元。

例7-5 ②上述库存现金短款由出纳员王林责任所致,经领导研究决定由王林赔偿400元,其余200元列入管理费用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账务处理可以参照库存现金。

请您思考 企业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发现银行对账单少记金额6000元,企业应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三)存货的清查

1.存货的盘盈

(1)发现存货盘盈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2)待查明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经批准可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例7-6 ①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盘盈材料5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②经查盘盈材料是计量不准所致,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2.存货的盘亏

(1)发现存货盘亏时

说明:由于学员初学,所以教材暂不考虑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2)待查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经批准可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例7-7 ①企业在清查中发现短缺材料6000元,列账待查。

②经查盘亏材料有2000元是保管员责任,应该由其赔偿,其余4000元为管理不善所致。

会计分录如下:

“待处理财产损溢”是资产类账户,具有过渡的性质,比较难以理解。在编制会计分录,我们可以避实就虚,绕开“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贷方向的分析,而转向资产类科目借贷方向的分析,从而做出会计分录。假设是简单会计分录,盘盈时,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到借方,那么待处理财产损溢必然记到贷方;反之亦然。

例如:

①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盘盈甲材料600元。

分析:(www.daowen.com)

盘盈材料是原材料增加,记借方,“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只能记到贷方。会计分录如下:

②上述盘盈材料经查是计量不准所致,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分析:本笔业务是冲减业务,“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的借贷方向必然和业务①中的借贷方向相反。会计分录如下: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

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盘盈作为会计差错处理。如果盘盈的相关过去资料完备,使用追溯法;如果盘盈的相关过去资料不完备,则使用未来适应法。本教材只介绍未来适应法。

固定资产盘盈时,账务处理不考虑折旧,直接根据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借方记入“固定资产”账户,贷方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查明盘盈原因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说明:因为固定资产盘盈后续账务处理涉及会计差错调整的知识,以后将在财务会计中学习,所以在此不做深入研究。

固定资产的盘亏时,不仅要考虑折旧,而且要考虑账面原值和净值。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照固定资产的净值借方记入“待处理资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账户,按照已经计提的折旧额记入“累计折旧”账户,贷方记入“固定资产”账户;查明原因后,由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赔偿的价值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借方,固定资产净值与赔偿价值之差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贷方记入“待处理资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账户。

1.固定资产的盘盈

(1)发现固定资产盘盈时

(2)待查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例7-8 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账外设备一台,估计完全重置原值80000元,七成新。

盘盈设备时,会计分录如下:

上述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再做相关的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的盘亏

(1)发现固定资产盘亏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2)待查明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经批准可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例7-9 ①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车床一台,原值100000元,已提折旧40000元。

例7-10 ②上述车床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支出”。

温馨提示:固定资产盘盈只考虑固定资产重置价值,不考虑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而固定资产盘亏既要考虑资产净值,又要考虑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

(五)债权的清查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时,对发生坏账的金额可以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收入百分比法”进行估计。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企业在每年年末,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等于“应收账款”各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按一定的比例计算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正常情况下一般计提比例为3‰~5‰。

本年度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的计算有三种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第一种方法

本年度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本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上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确认坏账又收回金额+发生的坏账金额

2.第二种方法

本年度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本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

3.第三种方法

本年度坏账准备的计提金额也可以运用账户分析法进行计算。

说明: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但第一种方法最快、最准确。本年计提“坏账准备”金额计算结果为“+”数表示计提(贷方发生额),计算结果为“-”数表示冲减(借方发生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