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析陕西三大电商扶贫模式

探析陕西三大电商扶贫模式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比较

探析陕西三大电商扶贫模式

1.特色分析

(1)武功电商的集散地+电子商务模式建立了完备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包括运营中心、物流体系、孵化中心。

运营中心集中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经营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为涉及电子商务的企业和农户顺利开展业务提供必要的保障。物流体系完善产品的流通渠道,利用便利的区位优势,构建能够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物流网络体系,增强物流运输能力,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产品的配送效率。孵化中心发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推动电子商务和传统产业的有效对接,在产品挖掘、技术支撑和项目引进等方面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便利。

这种模式主要依托便捷的交通和开阔的地势,建立配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以整合当地以及区域内优势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并建立仓储物流中心以充分发挥交通便利优势。

(2)山阳的产业链+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模式,立足特色产业,利用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依托本地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中小企业中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全企入网”。建立四级网络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县、镇、村、景点四级服务中心,促进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互动。这种模式主要依托区域内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电子商务延伸产业链,突出了平台建设以及线下四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构建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线上建设,同时建立了线下网络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互动。

(3)照金的资源整合+企业转型模式,一是发挥区域品牌特色。梳理汇总当地农特产品名录,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农业特色产品市场化、标准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加速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拓产业发展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持定制化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附加值,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三是电子商务触角向第三产业延伸。大力开发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相关产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区域特色品牌,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共同之处

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典型性的三种模式,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1)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府积极进行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提供高效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循序渐进的协调发展态势。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需求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运行机制,以市场增效为动力,有效整合优势特色产业及区域产业资源,推动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融合发展、实体市场向网络市场拓展。

(2)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集散地+电子商务模式充分发挥了区域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优势;产业链+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模式依托于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通过线上平台的建立以及线下四级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资源整合+企业转型模式依托于大型国有企业现有资源,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整合区域内农特产品。(www.daowen.com)

(3)以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提高农村地区产品贸易效率为目标,针对陕西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低效率环节,实行生产流通互联网化,利用电子商务有效提高产品流通速度、流程完整性和交易准确性,从而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3.差异之处

三种模式的差异之处在于:

(1)所依托的区域特点有所差异。集散地+电子商务模式依托的区域特点在于地势开阔、交通便捷,适于货物的集散;产业链+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模式的特点在于建立完备的线下网络服务体系,同时依托于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资源整合+企业转型模式在于利用现有资源,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

(2)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不同。集散地+电子商务模式重点在于建立完备的货物供应链,同时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产业链+四级网络服务体系模式需要重视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整合+企业转型模式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并优化整合区域内资源配置。

(3)可借鉴复制的范围不同。集散地+电子商务模式关中平原大部分地区可以借鉴;产业链+四级网络服务模式陕南秦巴山区比较适合参照;资源整合+企业转型模式可供陕北地区借鉴,陕北地区可以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整合区域内资源,从而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种模式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它们的比较见表3-1。

表3-1 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