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吉林省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吉林省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16年吉林省成功纳入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7个试点省市之一以来,吉林省先后推出《吉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生态补偿对策,现阶段吉林省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体系。

吉林省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自2016年吉林省成功纳入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7个试点省市之一以来,吉林省先后推出《吉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生态补偿对策,现阶段吉林省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体系。在对60个重点区域开展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后,将其所得结果作为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的基础内容,并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重点在森林、草原、湿地、水流和耕地等领域进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探索实践,形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1.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体系

2016年我省《吉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中央审查通过后于12月8日由省政府正式印发,成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矿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污染、损害和破坏问题,开展了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在司法、监测、评估、制度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从而有效制定适合于吉林省的生态补偿体系。

一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联动机制,为试点期间生态损害案件做好司法保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环境行政执法协调配合,强化各地对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查处。同时,创新执法和执行的方式。如,为使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审理迅速,在省级法院专设环境资源审判庭,为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制定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

二是,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强化生态环境损害监测。依托我省在轨运行的商用遥感卫星,对全省的生态环境进行时时监测,并利用正在建设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将所获取的生态监测数据进行录入,以便于查询,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测算,了解生态损害程度以及原因,以便于制定生态赔偿标准。

三是,组建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专家库,建设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估机构。省环保厅与省司法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荐吉林省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专家的通知》,遴选187位专家,组成涵盖法律、生态保护和监测、经济损失评估等领域的生态损害评估专家库。制定生态环境损害人员及设备标准,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机构作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

四是,开展生态损害案件的鉴定评估实践,建设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体系。按照《吉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生态环境损害筛选原则,选择严重损毁的矿山、水源等地进行实地鉴定评估工作,并结合生态损害案件的鉴定评估实践,制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人及鉴定评估机构登记管理细则》《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办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办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绩效评估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体系。(www.daowen.com)

2.分领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体系

2016年吉林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精神,提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到2018年在森林、草原、湿地、水流、耕地五个重点领域试点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法规、标准和制度保障体系框架,并在试点经验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生态补偿在五大重点领域的全覆盖。同时,明确了补偿政策机制并强化了补偿工作的组织实施作用和方式。

一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特点,确定五大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体系。根据不同生态区生态系统的不同特点和功能,分区、分类的确定补偿标准,制定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建立横向资金补偿、纵向资金奖励机制,落实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制定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管护机制,合理安排补助资金,完善监督管理体系。选择试点区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保护制度,探索实行补偿机制,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明确补偿范围。利用试点经验,逐步在各区域建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二是,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机制。加强各地区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制定各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具体实施方案,确定补偿主体和范围,完善测算方法,制定补偿标准。共同探索筹措资金渠道,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并将补偿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加快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机制。同时,积极对口争取将我省一些生态良好、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补偿范围。积极参与国家横向生态补偿,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和省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三是,强化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组织实施,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实施。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开展补偿重点领域资源普查,抓好试点建设,推进补偿机制建设,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加快补偿的法制化建设,提升生态保护成效。通过将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效果作为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推行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用纪律和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宣传等措施,营造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