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移民素可泰王朝

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移民素可泰王朝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现有中国文献资料,中国人移民泰国地区,至少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泰族在现今泰国的版图内建立了几个古国:八百媳妇国、暹国、罗斛。后来,素可泰王朝被阿瑜陀耶王朝所灭,暹国与罗斛两国合并,成为由大城王朝统辖的“暹罗国”。到南宋时期,素可泰地区已有华侨。至元十九年,元兵伐占城,乃逃暹国,终老于其地[5]。素可泰王朝初期,旅居泰国的中国人人数也大大增加。

唐宋元时期中国人移民素可泰王朝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原名暹罗。在我国南宋时期,泰国在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暹罗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四个朝代。根据现有中国文献资料,中国人移民泰国地区,至少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泰国的泰族发源于中国西南的云南、四川等地,于唐宋年间开始南迁(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即为泰族中的一支),逐渐沿着湄公河及怒江(在缅甸境内称萨尔温江)向湄南河流域移动。在泰族进入现在泰国境内之前,泰境之内有过一些小古国。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泰族在现今泰国的版图内建立了几个古国:八百媳妇国(或称兰那泰、清迈王国)、暹国(素可泰王朝)、罗斛(大城王朝前身)。后来,素可泰王朝被阿瑜陀耶王朝所灭,暹国与罗斛两国合并,成为由大城王朝统辖的“暹罗国”。在素可泰王朝之前,在现在泰国的版图内就已经有华侨,罗斛国国都华富里已有华侨居住。华侨称自己的祖国为“唐山”,自称“唐人”。

到南宋时期,素可泰地区已有华侨。华侨,由陆路和海路进入泰国境内。陆路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经缅甸进入泰国的边境重镇夜柿,或由广西过安南越南),再从安南渡湄公河到泰国;海路则多乘“红头船”从海上漂泊而至。有的随商贸帆船到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海岸的春逢、素叻、洛坤、北大年进行贸易活动而留在泰国。《宋史》载,宋丞相陈宜中先到占城(今越南中部),原拟部署迎益王,“度事不可为,遂不返”。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兵伐占城,乃逃暹国(素可泰王朝),终老于其地[5]。(www.daowen.com)

素可泰王朝建立时,正值中国南宋末期和元朝初期。元朝时是蒙古族统治中国,东南沿海的老百姓漂流异国的人数大大增加。素可泰王朝初期,旅居泰国的中国人人数也大大增加。素可泰王朝第三位君主兰甘杏(《元史》称他为敢木丁)在位时(1277—1317年),中国人很受兰甘杏重视,他甚至任命华人担任某些职务。当时在泰国居住的外国侨民,除了华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在这些外国侨民中,华人的生产技术、手工工艺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这是华人在泰国谋生的有利条件。当时华人出国主要是为环境所迫,谋求生存,这些人都是劳动群众。这一点,与西方移民多属殖民主义侵略有本质的区别。据说,暹国王兰甘杏曾聘请中国数百名陶瓷技术工人来到素可泰设窑烧制陶瓷,这些陶瓷工人就成了旅居泰国的早期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