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的动力和幸福感报酬相对量更能影响个人动力和幸福感:公平理论

的动力和幸福感报酬相对量更能影响个人动力和幸福感:公平理论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三本书中,亚当斯都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公平,进而产生了公平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对员工生产的影响。亚当斯对公平理论的阐述是:“职工对收入的满意程度能够影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而职工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取决于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收入的多少,而且关心自己的相对收入的多少。”公平的实质是平等,它体现在对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上。

的动力和幸福感报酬相对量更能影响个人动力和幸福感:公平理论

1962年,《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问世,这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书,作者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斯塔西·亚当斯和罗森鲍姆;1964年,亚当斯指导学生完成《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巩固了前书理论;1965年,亚当斯完成《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将不公平对于社会的各种影响进行了透彻阐述。

在这三本书中,亚当斯都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公平,进而产生了公平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对员工生产的影响。

亚当斯对公平理论的阐述是:“职工对收入的满意程度能够影响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而职工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取决于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收入的多少,而且关心自己的相对收入的多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人性中偏偏有对比这一项。方方面面都可以对比,但比较最多的还是个人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自己与自己比,横向比较是自己与他人比。

(1)把自己现在的投入(学习程度、所做努力、工作时间、其他无形损耗等)和所获报偿(金钱、职位、地位、被认可程度等)进行性价比估值,并对自己过去的投入和所获报偿进行性价比估值,再将两个估值进行比较,这种历史比较就是纵向比较。

(2)对自己的劳动付出和所得报偿进行价值性估值,同时对他人的劳动付出和所得报偿进行价值性估值,再将两个估值进行比较,这种社会比较就是横向比较。

比较的目的不只是要找出差异,也为了维持公平感。如果发现自己现在的投入产出比与过去的投入产出比对等,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他人的投入产出比对等,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现在的投入产出比与过去的投入产出比不对等,或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他人的投入产出比不对等,就会产生不合理和不公平感,内心不满,工作积极性随之降低。

由此可见,人们从来都不只关心自己所得报偿的绝对量,还关心自己所得报偿的相对量,需要不断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偿是否公平合理。公平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不公平则会起到消极的作用。

公平的实质是平等,它体现在对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上。对于员工的公平感,不仅员工个人在意,企业管理人员更要在意,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员工感受到公平。在采取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白如何发现员工的不公平感,才能在未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根据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可以设定两个公式:

公式一:OP/IP=OC/IC

公式含义:员工对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的感知与对他人的投入产出比的感知是对等关系。其中:

OP——对自己所获报偿的感觉

IP——对自己所做投入的感觉

OC——对他人所获报偿的感觉(www.daowen.com)

IC——对他人所做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等式时,说明员工得到了公平对待。当上式为不等式时,说明员工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见表1-2)。

表1-2 公式OP/IP=OC/IC 的两种不等式情况

公式二:OP/IP=OH/IH

公式含义:员工对自己过去的投入产出比的感知与对自己当下的投入产出比的感知是对等关系。其中:

OP——对自己当下所获报偿的感觉

IP——对自己当下投入的感觉

OH——对自己过去所获报偿的感觉

IH——对自己过去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等式时,说明员工从过去到现在得到了公平对待。当上式为不等式时,说明员工当下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见表1-3)。

表1-3 公式OP/IP=OH/IH 的两种不等式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