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避免柴油机路线失利?

如何避免柴油机路线失利?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排放门”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清洁柴油机技术在与混合动力技术的竞争中渐渐失去优势。大众敢于铤而走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条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过分依赖柴油机作为技术路线来满足日益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而没有全面权衡其中的综合成本、油耗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大众应该有实力在牺牲一些柴油机优势的情况下把柴油产品做得更好,或者快速转入其他技术如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上。

如何避免柴油机路线失利?

大众“排放门”事件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清洁柴油机技术在与混合动力技术的竞争中渐渐失去优势。

二者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手段,因技术路线不同互为竞争对手。两者节油率相近,都在30%左右,区别在于柴油机技术的成本较低,混合动力技术的系统更复杂。

大众排放造假推翻了柴油机技术以往营造的一个优势“假象”——相对简单而又成本低。如果完全按照排放标准特别是将要实现的新规则执行,柴油机技术已经在整车制造和实用中没有成本优势可言。

技术原理上,柴油机的稀薄燃烧(压燃式、高压缩比、高燃烧效率)是一个氧化环境,要把有毒有害的氮氧化物分解为无害的氮气和水需要还原反应

还原氮氧化物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在尾气处理装置中添加尿素,即SCR解决方案,尿素中的NH3作为还原剂让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这种解决方案一方面需要为整车加装SCR尾气处理装置,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车主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添加尿素,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而且麻烦。另一种不用尿素的技术叫作稀薄氮氧化物吸附器(LNT),吸附器就是在氧化环境下吸附氮氧化物,达到饱和程度时瞬间加浓燃油比,产生还原反应,把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这种还原反应的关键是加浓,需要多喷油,弊端也就显而易见:油耗高。(www.daowen.com)

所以,两种技术路线要么增加成本,要么增加油耗,而且都会增加消费者使用成本,与混合动力技术相比,成本优势减小。

但客观来看,柴油机技术与混合动力技术还是各有千秋的,混合动力技术的劣势在于高速行驶工况下不省油,反而可能还会更费油。

大众敢于铤而走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条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过分依赖柴油机作为技术路线来满足日益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而没有全面权衡其中的综合成本、油耗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

随着油耗及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势日渐明显。大众应该有实力在牺牲一些柴油机优势的情况下把柴油产品做得更好,或者快速转入其他技术如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上。遗憾的是,它没有把精力用在把产品做得更极致上,而是去寻找一些“捷径”。事实再一次证明,不走捷径是最好的捷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