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谈泽雅山水:合理利用与保护

谈泽雅山水:合理利用与保护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谈泽雅的山山水水巧安排的问题。有鉴及此,当今,我们在研究开发利用泽雅山、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把山山水水安排好。例如建大水库或建小水库的问题,哪个方案为宜,就必须对泽雅山区的山形水态做全面的调查研究、科学的论证、利弊均衡的对比、可行性的分析。在山地资源内涵丰富、粮食自给不够、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泽雅山区,进行开荒造田是必要的。严禁将有“三废”污染的工业引进泽雅山区,侵害山林、水质、野生动物。

谈泽雅山水:合理利用与保护

最后,谈泽雅的山山水水巧安排的问题。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的过程。通过认识与利用使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而自然界不是任人随意摆弄的玩物,它是深奥的科学,尤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涉及主观与客观、个体与总体、局部与全局、系统与全部、微观与宏观等相互关系问题。作为利用者的人类必须探索它,认识它,掌握它,尊重它,顺应它,保护它。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泽雅山、水资源时必须有一个“巧安排”的问题,切忌就近舍远、顾此失彼、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否则不但不可能使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而且将糟蹋资源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和惩罚。这种情况在泽雅也有过沉痛教训:1958年在“大跃进”的年代里,一面组织大批人上山毁林烧炭,大办钢铁,一面动员大批毫无水利专业知识的农民,用扁担加簸箕,在雷锋建造大型水库,其结果,不但农业大减产,农民生活极端贫困,而且致使山体损坏,植被荒芜,水土流失,水分涵养减少;战线拉长,劳力缺乏,资金设施失调,水库留下残缺不全的半条堤坝成为隐患,发生了1962年残缺的堤坝堵阻洪水一溃而出,冲毁源口半个村,泄走100余间房屋和大批家具财物、家禽家畜,死亡35人,损失惨重,20余年才恢复元气。有鉴及此,当今,我们在研究开发利用泽雅山、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把山山水水安排好。

(一)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切实付诸实施。

泽雅山区从外表看,很简单,是一个纯山区,除了山就是水,但窥视内涵并不简单,全区1镇4乡,82个行政村,214个自然村;10个海拔750米以上的高山,千百个山峦,海拔高低相差千米,上千条小川,几十条小溪汇于二条大溪;地处瑞(安),青(田)二县边界,有其比较复杂的地理环境。土壤成分、水域派流、气温差别、经济基础、生产习惯,种植适应性、劳动技能等各乡村都有所差异,而且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一个历史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暮之事,更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到哪算到哪”,“先缴点学费再说”“靠造化”的做法,应该有一个切合当地实际的方向和目标,总体规划,指导实践,付之于奋斗,追求实现。因此我们要:

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泽雅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各方面数据资料积累很少。为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适应现代大农业的发展,切合实际地实践,我们面对偌大的地盘、复杂的自然、社会情况,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实际。例如建大水库或建小水库的问题,哪个方案为宜,就必须对泽雅山区的山形水态做全面的调查研究、科学的论证、利弊均衡的对比、可行性的分析。又如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开发12万亩宜林山地资源,提高山区经济效益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对各乡各村的山地现状、土壤成分、种植适应性都要有一个科学的依据。又如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原先不要说外地人不知道泽雅有多么美妙秀丽的风光,就是当地人也不大知道,通过实地考察探索,才发现隐藏在七瀑涧、金坑峡和西山等处的风景点,而且从中发现一条可贵的规律:凡是落差大、水流急、岩石乱、有瀑布的上方深处,必有景点。据此又陆续发现高山角、龙溪、五凤等处大量景点。更重要的,让人们进泽雅纸山观赏什么?

尊重实际,分析论证。所谓实际即泽雅各乡村的客观,是总体规划及其具体项目的基础和依据,并要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切不可凭长官意志或心血来潮,生搬硬套,其结果适得其反。如各乡自然条件情况:西岸乡田少水多,且90%以上是中稻;周岙乡是全区唯一的纯山区的“半平原”,19个村中的7个村有双季稻田,在山区来说也算是“阡陌纵横”之地;泽雅镇为龙溪之域,水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土壤以石砾土为多,小块水稻田不少,宜开发水电、旅游区、种植果林、制种田(田小水丰山高,水分涵养好,隔离条件优越);五凤垟乡山高地阔、土壤肥沃,适应性强,尤其日夜温差明显,宜粮、菜、林种植;北林垟田少水丰,其余条件和五凤垟差不多。这些情况是客观的,我们在研究开发利用其资源时,都不能以个人意志为勉强的。曾经有人不分析具体情况,搞大面积所谓油菜基地,其结果劳民伤财而告终。

分段计划,坚持实践。规划毕竟是宏观范畴,一二年不可能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有分阶段、分地域、分项目的微观(短期、逐项)计划,脚踏实地的实施之。也就是说,不能停留在第一手资料和洋洋规划大纲上,或搞应景、应付、应急的短期行为,而贵在坚持实践,尤其是区、乡、村各级领导干部,不换届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按着总体规划,一届接一届坚持不懈地延续下去,才能不断渐进,不断发展。

(二)保护环境,控制污源,保护生态平衡。

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存在着能量转化和物质变换关系。因此,在它们之间既存在着质上的相互适应性,又存在着量上的比例关系。所谓生态平衡指的就是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和人同自然界之间,在能量变换和物质转化中,质上要相互适应,在量上要互成比例。所谓保持生态平衡,就是要求人类按照自然发展规律,通过主观努力,自觉地使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同非生物之间以及人同自然之间,在物质变换和能量转化过程中保持质的适应性和量的比例关系。

泽雅的山水环境,保持净洁、幽静、清秀、天然,不受“三废”污染非常重要,是保持生态平衡的表现。这种环境不但泽雅本身需要,对周围邻域特别是温州市区保持生态平衡、舒适的环境、经济供给都有直接影响。这是自然界规律的要求,也是泽雅自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发展前途等客观所决定的。要保护的生态平衡,应该:(www.daowen.com)

保护山体,适度开荒。在山地资源内涵丰富、粮食自给不够、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泽雅山区,进行开荒造田是必要的。特别近几年发展了10大专业基地,占用了一些粮田,虽然经济收入增加了,但粮田少了,我们应在不损害和破坏山体、植被、水土的前提下,有条件地、有计划地进行开荒造田,以利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平衡。必须注意适度,不能搞过去那种不分析具体条件,不能像“农业学大寨”那样乱开荒、乱造田,因为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多样化的,片面发展粮食或经济作物不利于充分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限制“三废”,保护自然。严禁将有“三废”污染的工业引进泽雅山区,侵害山林、水质、野生动物。如小化工、小电镀、小印染、小皮革和小造纸等污染严重的行业,以及烟尘严重的炉、窑业。同时加强环保的知识宣传,逐步形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泽雅山区保持优质的水源、茂密的丛林、深厚的植被、丰富的涵养,成为生态平衡的屏障。

计划生育,严控人口。泽雅山区的自然环境之所以优越,原因之一是地广人少又散居,生活排污少而分散,因此,在这里提倡计划生育有特殊意义,对于保护天然山水环境,控制生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有着积极作用。

(三)合理产业结构,形成相辅相成,促进全面发展。

就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结构而言,山体是自然的母体,植被是母体的肤表,水土是母体的血肉,损其一,失其全体。例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涵养减弱,等于毁掉地下天然水库,断其源。就合理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而言,其内在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相克相斥、互相抵消的。因为农业内部产业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需要在与其他生物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循环关系。例如森林是粮食生产的屏障,牧畜是粮食生产的动力和肥料的来源。农业以外的产业结构也是如此,例如以山水风光为特色的旅游业,它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体,茂林翠竹加楼台广宇装点,成为让人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清心如意环境,如果岩石乱开采,山林乱砍伐,水源被污染,那还谈得上什么山光水色之自然呢?

总之,山水资源是个宝,我们在采宝时切不可糟蹋宝,要有一个全面观点,要有一个巧安排,让宝的作用发挥更好更大的效益。

世界是一个辽阔的地域,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各地差别很大,人们的劳动技能、生产生活习惯也不同,蕴藏着奥秘的科学中有极其复杂的自然规律,甚至有许多东西远远未被人类所认识,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发现、掌握它,并合理开发利用它。泽雅山区与全国地域相比,只是区区弹丸之地,但对于他的山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同样的奥秘。上述所谈的仅仅是肤浅的认识,意在抛砖引玉,殷切期望泽雅人继续运用科技的金锁匙,打开自然界未知宝库的大门,挖掘财富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1988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