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黄金十年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黄金十年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在这个黄金十年中,通过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新上海的基本格局。表3.3“八五”“九五”期间上海基础建设重大项目资料来源: 周振华、陶纪明等《上海战略研究:历史传承 时代方位》,格致出版社,2014 年,95 页。

上海黄金十年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委、市政府曾将20 世纪90 年代上海的变化概括为三个“三年大变样”和“八大历史性变化”。这三个“三年大变样”分别是:第一个“三年大变样”,修路修桥,切实解决城市交通和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第二个“三年大变样”,旧区改造、建新房,切实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第三个“三年大变样”,从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出发,切实抓好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

“八大历史性变化”包括: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市场化程度已达95%,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占改制企业的80%以上。二、城市性质从工商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拥有证券外汇期货、人才等一批国家级要素市场,以及18 个区域性市场和180 个地方性市场。三、城市建设从还历史性欠账转向建设枢纽功能性设施,初步形成市区立体交通网的构架,基本建成信息港的主体工程,全市新建建筑面积达到一亿多平方米。四、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全方位开放,91 个国家和地区在上海投资2.2 万多个项目,累计吸收外资合同金额454 亿美元,全国各地在沪投资企业1.5 万多家,注册资金超过600 亿元。五、经济发展重心由“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在加快工业高地建设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超过50%,信息产业产业已经成为工业第一支柱。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超过12 年,平均期望寿命达78 岁,先后建成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七、城乡人民生活从温饱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5 万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500 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5%,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1 平方米。八、人们的活动方式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超过98%。 [11]

在这个黄金十年中,通过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新上海的基本格局(表3.3)。(www.daowen.com)

表3.3 “八五”“九五”期间上海基础建设重大项目

资料来源: 周振华、陶纪明等《上海战略研究:历史传承 时代方位》,格致出版社,2014 年,95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