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实用指南

构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实用指南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目前大多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针对“过程能力”成熟度的评价,因此引入 “过程域”的概念,即定义好的项目管理过程。如果所定义的某个级别相应的全部关键过程域均达到了相应级别的要求,则认定组织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达到了该级别。图形下半部分的梯形立方体代表组织级模型,梯形界面表示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的提升。圆环截面上标识了项目级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管理知识领域和过程组。

构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实用指南

现在已有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版本很多,从中选择一种模型是一种构架项目管理能力持续改进机制的有效途径。一个组织也可以自行设计构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但首先需要理解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原理。

1) 基本原理

现有的成熟度模型在开发目的、主要用途、内部结构和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着共同的基本原理。

(1) 目的:建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目的是提供项目管理能力度量、评价的途径和方法;提供项目管理能力改进和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2) 用途: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实际用途主要有:①用于判断组织的管理能力水平能否承担某一特定项目;②找出组织自身管理能力与相应能力等级的差距并实施改进,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水平;③为新建组织或现存组织设定能力水平的目标。

图23-7 PMMM 的基本结构(www.daowen.com)

(3) 结构与要素: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通常由“领域”和“能力”两个部分组成(图23-7),其中“领域”确定了衡量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维度。由于目前大多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针对“过程能力”成熟度的评价,因此引入 “过程域”的概念,即定义好的项目管理过程。当这一组过程发生时,就能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能力”部分定义了不同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水平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因而首先应该定义项目管理成熟度“能力等级”,每一个能力等级又通过一些“典型特征”来定义该级别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常具体化为“通用实践”,通用实践通常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被认为是应该做的活动或比较有效的做法,在成熟度模型中作为应该达到的要求或努力的方向。“领域”部分所定义的每一个过程域与“能力”部分所定义的各个能力等级相对应,通过比较、衡量可以确定某一过程域位于哪一个能力等级。如果所定义的某个级别相应的全部关键过程域均达到了相应级别的要求,则认定组织的项目管理成熟度达到了该级别。尚未达到要求的过程域,是需要改进的方面。

(4) 实质: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开展能力评价与改进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类似基准比较(标杆对照)的过程。所以,构建和选择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时,根据组织自身情况选择或设定不同的“基准”,确定相应适用的“过程域”和“能力”定义。

2) 构建实例

以神州项目成熟度模型为例,该模型是组织多项目管理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由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SZ-PMMM-O)和项目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SZ-PMMM-P)组成,如图23-8所示。图形下半部分的梯形立方体代表组织级模型,梯形界面表示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的提升。梯形立方块在垂直方向上又分两层,上层代表理念、文化等软实力,下层代表组织、过程、人员等硬实力。图形上半部分代表项目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由外向里推进代表着成熟度改进提升。圆环截面上标识了项目级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过程域,包括管理知识领域和过程组。上面的立方体与下方的梯形立方体之间通过上下箭线关联为一体,说明了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奠定了项目级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且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会直接影响项目级项目管理能力。同时,项目级管理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也会促进组织级管理能力的提升。

图23-8 神州项目成熟度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