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坏账准备计提的重要过程

坏账准备计提的重要过程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款项进行检查,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下面,我们就以应收账款相关的坏账准备为例,阐述坏账准备审计常用的实质性程序。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经验、债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坏账准备计提的重要过程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款项进行检查,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等。下面,我们就以应收账款相关的坏账准备为例,阐述坏账准备审计常用的实质性程序。

检查坏账准备的计提

▲取得或编制坏账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与坏账准备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本期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相符;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本期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

企业通常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损失的具体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需要变更,仍需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影响数等。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经验、债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债务等,以及应收账款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以及未到期的应收账款;

(2)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的证据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检查坏账损失

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检查核销依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于被审计单位在被审期间内发生的坏账损失,注册会计师应检查其原因是否清楚,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授权批准,有无已做坏账处理后又重新收回的应收账款,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企业应根据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检查长期挂账应收款项(www.daowen.com)

注册会计师应检查应收账款明细账及相关原始凭证,查找有无资产负债表日后仍未收回的长期挂账应收账款,如有,应提请被审计单位作适当处理。

检查函证结果

对于债务人回函中所反映的例外事项及存在争议的数额,注册会计师应查明原因并作记录,必要时,应建议被审计单位作相应调整。

实施分析程序

通过计算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并和以前期间的相关比例比较,评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确定坏账准备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企业应该在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清晰地说明坏账的确认标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按账龄披露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上市公司除了要按会计制度规定披露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外,还应重点说明如下事项:

▲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大于40%,下同),应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

▲以前年度已经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大的,在本年度又全额收回或部分收回的,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

▲说明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没有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比例较低(一般为5%或低于5%)的理由。

▲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应收账款及其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应单独披露。

除此之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企业应按年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关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有关坏账准备内容披露的适当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