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一、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小城镇建设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一是土地扶持政策。建议明确在市县年度建设用地土地指标以及在当地土地整理产生的建设用地总量中,小城镇建设应当占有的比例。同时,建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统规自建、将农村居民宅基地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的途径和方法;二是资金扶持政策。建议比照“城市新区”和“新农村建设”政策,设立省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建议将小城镇建设纳入县级融资平台,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得到落实,切实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三是户籍改革政策。建议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落实放宽小城镇落户的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四是撤乡并镇政策。建议按照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要求,减少乡集镇个数,做大做强区域性中心镇。五是产业扶持政策。建议制定扶持小城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特色产业的相关政策,帮助小城镇做大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以及农产品和地方土特产品加工业,使重点小城镇逐步形成自己的造血机能。
二、创新体制机制
建议在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上狠下功夫,确保小城镇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一是改革小城镇干部任用及其考评制度。建议实施面向小城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定期培训制度、任职资格考察制度和建设业绩考核制度,督促各地选拔得力干部、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力量。对规划建设工作效果较好的小城镇,建议省上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给予资金奖励,并对主要领导及其班子给予表彰;二是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议在对县级政府的年度考核中增加相关内容,要求各地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等方面向小城镇倾斜,鼓励各地采用建立驻镇规划建设分局,或在县规建部门下组建专门二级局的方式,加大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建议设置小城镇自己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并组建比较完善的市政环卫和城建监察队伍。三是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建议将“百镇试点行动”的100个试点示范小城镇纳入“扩权强镇”试点,在财税体制、土地政策、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赋予权限,增强重点小城镇建设活力,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探索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要以市(州)为单位建立规划师巡回制度。建议由市(州)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牵头,采用组建“小城镇建设顾问团”等形式,集中一批当地的规划建设技术力量,定期到各小城镇巡回指导,并帮助其培训业务骨干、解决具体工作中的难题。
三、完善规划体系
建议加大对小城镇规划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对小城镇建设的引领作用。一是要落实规划经费、监督使用情况。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地方财政投入小城镇规划的经费额度提出明确规定,并监督其具体落实情况。省上设立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中,也要明确规划经费所占的比例,同时要监督其经费的使用情况;二是要尽快启动以县为单位的全域规划编制工作。建议参照东部发达省区的做法,以住建厅牵头、省政府批准的方式开展全域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全域规划统筹城乡建设、明确各级城镇的产业分工和发展重点,为打造一批各有特色的小城镇提供定位依据;三是要加大督察力度、加快规划编制步伐。建议将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列入对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督促尚未编制总体规划或总体规划已经失效的小城镇立即着手编制(修编)规划,督促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的镇展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现近期建设区控规全覆盖,督促有条件的小城镇进一步开展风貌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达到以科学规划引领小城镇建设的目的。
四、强化示范带动
建议近期按照“重点突破”的思路,迅速展开小城镇试点示范行动。其具体方法,主要是在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镇,以及其他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较好、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中,遴选100个左右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试点示范小城镇,作为实施“重点突破”战略的先行者。建议选择试点示范小城镇时,要包括工矿、商贸和旅游等多种类型的小城镇,综合考虑不同市州以及平原地区、丘陵山区和民族地区的代表性,并在建立合理的遴选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地方推荐和省上评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定的重点小城镇,建议按照“省市联动、分级实施”的方法组织实施:100个重点小城镇中的21个(21个市州各1个)由省上给予重点支持,包括其规划编制组织和所需资金以及一定的项目建设启动资金等,在地方政府配套一定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力争两年取得明显成效;其他79个重点镇,建议由省上给予一定额度的专项经费补助,市县负责安排或通过多种渠道筹措项目建设启动资金,共同推进试点示范小城镇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此外,建议把试点示范小城镇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特别要大力创新保障房和廉租房投资模式,积极鼓励社会法人投资、政府提供租金补贴等方式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要将小城镇棚户区及危旧房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加快解决小城镇困难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要将农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工作人员在镇乡的周转住房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统一规划、建设、管理。
总之,由于各地的认识还不到位, 目前四川省的小城镇建设还存在着土地、资金短缺和体制机制缺陷等方面的制约,小城镇“联系城乡的纽带”和“统筹城乡的桥梁”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提高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出台长远和近期两个方面的积极政策、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是四川省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而统筹规划和改革创新,则是“营造积极政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唯有如此,四川省才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夯实底部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一、切实提高县城规划建设发展质量
(一)科学编制规划,强化空间资源管控
按照先进理念要求,优化布局,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开发边界,对城镇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设定上限,明确划定空间管制范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一体化区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努力提高县城建设标准,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宜宾高县在建迎宾大桥
金堂县变电站建设
加大地下管网建设力度,确保安全运行。
“雨污分流”共同沟方案
平昌县污水管网延伸工程
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功能。
冕宁县在建中学和体育馆效果图
(三)创新城市管理,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同时注重容貌整治,塑造地域特色。提升县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中江县城湿地景观
二、大力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
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又是投资带动的重要举措。2025年至2025年,全省共改造危旧房户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性住房88万套(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3万户,拉动投资2170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2025年“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要完成100万户城乡住房建设,预计拉动投资1 265亿元。
百万安居工程项目分类(https://www.daowen.com)
盐边县农民工定向公租房
一方面要确保完成40万户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10万户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一是积极争取专项贷款支持。按照省政府要求,住房城乡建设厅已牵头建立省级平台“统借统还”融资模式,争取开行专项贷款。
二是加快建设进度。各地要按照6月底前开工80%以上、9月底前全部开工的要求,加快完成征收拆迁工作,加快安置住房开工,加快项目建设,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实物工作量。
乐山市高频焊管厂棚户区改造前后
三是提高改造质量。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疏解老城区人口密度。避免简单的大拆大建,注重保护具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的街道或建筑。要优化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促进城镇转型升级发展。
蒲江县西崃镇的历史文化街区
四川省“十二五”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规划
四是调整完善改造规划。结合前期调查摸底和规划情况,抓住国家政策、资金尤其是开发性金融支持的机会,修编原2013~2025年改造规划,扩大改造规模,加快改造进度。
另一方面要确保完成50万户农房建设任务。
一是抓紧任务分解,落实到户,尽早开工。凡是政策能够落实到户的,要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开工。
泸州纳溪区龙车镇玛瑙村7社李才芳农村危房改造
二是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幸福美丽新村、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等规划建设相结合,整合资金政策资源,加大推进农房建设力度。
凉山州金阳县彝家新寨
三是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抗震设防标准,建立健全技术指导和监管工作机制,确保质量监管工作到村到户,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切实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宜宾市兴文县农村建筑工匠培训
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震灾区千名建筑工匠大培训
三、加快推进“百镇建设行动”
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低成本城镇化。2025年实施“百镇建设行动”以来,完成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121亿元,带动全省小城镇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280亿元,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约52万人。
2013~2025年3月期间百镇试点行动完成情况
一是抓好第二批“百镇建设行动”启动实施。创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水平,5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6月底前完成规划审查,为实施第二批“百镇建设行动”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
二是抓好政策落实和配套。各地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八条措施的通知》的要求,落实好省委编办、财政、国土等部门关于体制机制、资金、土地等配套政策。
四川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
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南充现场会
三是强化产业支撑和突出产业特色。根据小城镇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工业镇要着重提高对工业园区的支撑和服务配套能力建设;商贸镇要着重加强商业街区、集贸市场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旅游镇要着重塑造风貌特色,完善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建设。
都江堰泰安古镇(旅游型)
叙永县江门镇(商贸型)
古蔺县二郎镇(工贸型)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
洪雅县柳江古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