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减贫机理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减贫机理分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对农村贫困具有较强的减贫杠杆作用。由表5-3数据可知,2000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这对农村减贫具有明显的负向杠杆效应。

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减贫机理分析

农村贫困者来说,经济稳定发展将为其增加家庭收入和脱离贫困奠定基础:当经济发展稳定时,贫困者生产要素投入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因而贫困者可以通过增加要素投入获取收入增长,从而为其脱贫创造了条件;当经济发展不稳定时,贫困者生产要素投入所面临的风险增加,此时贫困者的收入和支出面临较大波动,在贫困者缺乏足够财产来熨平经济波动时,这种收支的波动会使其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况。这就是说,当经济运行稳定时,贫困者增量性投入将会以加速形式推动贫困者收入增长,而任何形式的经济下滑则会以加速形式减少收入或增加支出,此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素对减贫具有杠杆作用。

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对农村贫困具有较强的减贫杠杆作用。就收入视角来看,当农产品价格稳定时,农村贫困者生产投入风险较小,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或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从而实现家庭收入的加速增长,这就为其迅速脱贫提供了契机。反之,当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时,农村贫困者生产投入风险加大,其收入面临较大波动,严重阻碍了贫困者脱贫进程:当价格暴涨时,由于其价格变动是出乎意料的,贫困者因为贫困而无法及时增加要素投入,他们会错过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加,在其他群体收入增加的情况下,贫困者的收入就会相对下降,从而不利于其脱贫;当价格暴跌时,贫困者由于缺乏足够的财产来熨平这种冲击,他们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其农产品,并忍受由此带来的收入剧减,从而有可能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况。(www.daowen.com)

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对农村贫困也具有较强的减贫杠杆作用。当消费品特别是生活用品价格比较稳定时,贫困者支出风险较小,能按预期有效安排消费,使其消费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避免了支出波动导致的贫困恶化,有利于农村贫困者摆脱贫困。当消费品价格波动较大时,贫困者消费支出面临较大风险,从而从支出层面阻碍贫困者脱贫:由于贫困者恩格尔系数较大,其消费品价格大都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因此当消费品价格普遍下降时,贫困者消费支出下降幅度普遍低于其他群体消费支出下降幅度,从而阻碍了相对贫困的减少;当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发生通货膨胀时,农村贫困者由于缺乏足够的财产和积储,无法熨平价格上涨带来的冲击,不得不降低消费水平而使其陷入更深的消费贫困之中,或者不得不透支而陷入更深的收入贫困。

由表5-3数据可知,2000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这对农村减贫具有明显的负向杠杆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