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管理水平:政治、经济、社会、企业实施效果

提升管理水平:政治、经济、社会、企业实施效果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国藩的《败经》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曾国藩攻克南京后,将湘军裁减过半,并将曾国荃开缺回乡养病,就是防盛极而衰和功高招祸,释解清廷的疑忌。有人总结,中国企业的失败第一大原因就是缺乏道德感和人文意识。

提升管理水平:政治、经济、社会、企业实施效果

曾国藩的《败经》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又说,“军事之败,非骄即惰,二者必居其一。”骄者必败,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他总结出“居官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他还总结出“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

“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又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曾国藩攻克南京后,将湘军裁减过半,并将曾国荃开缺回乡养病,就是防盛极而衰和功高招祸,释解清廷的疑忌。他还说:“有权不可用尽,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这是说办事留有余地,才不至于力竭失败。关于处世的手段,曾国藩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又说:“楼高易倒,树高易折。”这里是说,处理事情太硬太软都不成,只有刚柔相济,高低兼顾,办事适中,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他还告诫人们:“晓得下塘,须晓得上岸。”这句话虽很通俗,但蕴涵了很深的哲理,人们只有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才能持盈保泰,结局美好。(www.daowen.com)

由此联想起经营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人为什么仇官仇富呢?原因很多,但是离不开为富不仁,为富则狂的事实。所以国人将某人有钱之后“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样子,喻之为土豪,以发泄他们的情绪,表示自己瞧不起这样的人。山东秦池酒厂是中央台连续两三年的标王,第一次当标王尝到了甜头,于是骄傲起来了,乘胜追击,最后遭遇“滑铁卢”。秦池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多言”,出风头炫耀标榜自己。一时的成功之后再也难安静下来了。有人总结,中国企业的失败第一大原因就是缺乏道德感和人文意识。所以,曾国藩在《败经》里总结的第一条就是:“悠悠万事,修本为大。正心养德,砺志自强,居贫穷而养其心,处危难而志不移,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