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嵇康与儒学:一个复杂的关系

嵇康与儒学:一个复杂的关系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嵇康等人的影响下,形成了避世放诞的风气,这对于司马氏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起着瓦解其政治班底的作用。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代表。嵇康与曹氏既是姻亲,又是乡里,因此倾向曹魏,在政治上代表曹魏集团的利益,他不免受到司马氏集团的打击。而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反对司马氏。钟会论嵇康说他“上不于臣天子,下不侍候王侯,很傲慢地对待当世,不愿为当世所用,对当今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败坏了现在的礼俗”,于是要诛杀嵇康。

嵇康与儒学:一个复杂的关系

嵇康(210-263年)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他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被称为竹林七贤,是因为他们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在嵇康等人的影响下,形成了避世放诞的风气,这对于司马氏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起着瓦解其政治班底的作用。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代表。

嵇康与曹氏既是姻亲,又是乡里,因此倾向曹魏,在政治上代表曹魏集团的利益,他不免受到司马氏集团的打击。司马氏“以孝治天下”,属儒家。而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反对司马氏。钟会论嵇康说他“上不于臣天子,下不侍候王侯,很傲慢地对待当世,不愿为当世所用,对当今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败坏了现在的礼俗”,于是要诛杀嵇康。

还有一个故事反映了司马氏集团与曹魏集团的斗争,《世说新语》记载:钟会以前不认识嵇康,便邀请了当时的贤达一同寻找嵇康,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向秀为他拉风箱鼓风,嵇康飞锤不停,就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好久不与钟会说话。钟会起身要走,嵇康才问:“听了什么才来的?看见了什么才走的?”钟会说:“听见了所听到的才来的,看到了看见的才走的。”双方的对话犹如唇枪舌剑,是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故事。(www.daowen.com)

嵇康因为才智过人,以致招杀身之祸。《晋书》卷94记载,当时有位僧人孙登劝他说,你知道火是有光的,然而若不用他的光,那么他的光并没有用处。人生来就有才智的,然而才智不被用,才智也就没有用处。所以用光在于得到柴薪相继,才能保证其光耀。“用才在于识真”,所以能保全其寿命而不夭折。如今你才智甚多,而见识甚少,这样就难以融于当今的社会啊。嵇康没有像孙登那样透彻地认识当时社会,也不能像庄子那样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亦龙亦蛇”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来保全自己,终于因得罪司马氏政权而被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