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什么是老子的宝贝?

什么是老子的宝贝?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母亲,母亲的特色就是慈爱。老子的第二宝是“俭”,针对物质。老子的第三宝叫“不敢为天下先”,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接着老子连说三个“是谓”,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运用别人的力量,符合天道的规则。

什么是老子的宝贝?

1.禅宗典籍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却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朗。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个“四不”不只限于个人自我的道德修养,更是领导哲学中的基本信守。凡是要立大功、建大业的人,只要触犯这四个原则,必将一败涂地。这“四不”的名句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铭刻在心,终身受用不尽。

有位太太总是讥笑对面的邻居懒惰笨拙:“那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有一天,她又在一位朋友面前谈及此事,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窗户玻璃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玻璃脏了。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老子的“三宝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我有三种法宝,一直掌握和保存着。第一是慈爱;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敢居于天下人先。因为慈爱,所以能够勇敢;因为俭约,所以能够维扩;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www.daowen.com)

第一宝“慈”,“慈”是母性的特质,代表人的心态要慈爱。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母亲,母亲的特色就是慈爱。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不能照顾每一个,就给每个人一个母亲。莎士比亚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强。”女人做了母亲之后,因为对孩子的这一份慈爱,会变得非常勇敢坚强,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设法解决。有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带女儿到超市买东西,出来的时候,女儿跑在前面,忽然一辆卡车急驶而来,把她压在车轮之下。千钧一发之际,母亲立刻奔上前去把卡车车头抬起来。如果是平常的情况,一个女人怎么可能抬起卡车车头呢?但是这位母亲真的做到了。看到女儿被人从车轮底下拉出来的那一刻,母亲也倒下了,在医院里躺了好几个月。这说明在一刹那间,慈爱所带来的勇气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强大。孔子说:“仁者必有勇。”有仁德的人一定会有勇气去做他该做的事。老子也说:“慈故能勇。”

老子的第二宝是“俭”,针对物质。很多人把道家环保联系起来,就因为这个字。“俭”是要人收敛和约束欲望。譬如一个人如果节俭,固定的钱可以多用一阵,固定的食物可以多吃几餐。大家都节俭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就不会这么快了。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层出不穷,是不可能接近道家的。道家的基本原则是“少私寡欲”,一个人多私多欲,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的欲望,然后更痛苦,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况且,即使所有欲望都能满足,人就快乐吗?会不会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呢?老子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会碰上危险,这样可以保持长久。

“甚爱必大费”,人一旦执着于所爱,会不顾一切地付出,对人如此,对物亦然。汉武帝有“金屋藏娇”的故事,你过分喜欢一个人,要什么给什么,会耗费很大。父母对子女也是一样,过分溺爱,让他予取予求,对孩子的成长不见得好。“多藏必厚亡”,天灾人祸将使储存财物越多的人陷入更大的危机。譬如一个仓库着火,如果里面只放了些简单家具,损失就不大,但如果里面堆满了古董字画、金银珠宝,那损失就不得了。

老子的第三宝叫“不敢为天下先”,因为不敢居于天下之先,所以能够成为众人的领袖。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里,你要做到谦退礼让,不与人争,能够居于人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有人说,那会不会是故意摆姿态啊,我先让别人,最后目的仍是居于人之先?不是的。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善于担任将帅的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直接交战;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这叫做运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符合天道的规则,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理想。

老子用来三个“不”:不武、不怒、不与。等于什么呢?收敛。不要仗着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就急着跟人作战,而是要用一些间接、柔和的方法克敌制胜。接着,老子提到“用人”问题,一个领导人要使唤别人,自己先要言语谦虚,态度卑下;否则,你态度傲慢,高高在上,别人就算不得不听命于你,心里恐怕也不会服气,等到具体做事的时候,不见得照你的意思来做,反而误事。接着老子连说三个“是谓”,这叫做不与人争的操守,运用别人的力量,符合天道的规则。“无为而治”是这么来的。你如果能善用每一个人的才华、让他们自由发挥,没有什么压力,在适当的岗位做适合的事,再权责划分,分层负责,那么你自己几乎不用做什么事,说不定只要说几句话,甚至什么都不用说,你任用的人就自然而然把事情做好了。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管理理想。

西方中世纪以后,基督教有“七大死罪”之说。第一宗罪就是“骄傲”。为什么骄傲这么可怕,居然成为七大死罪之首呢?因为人一旦起了骄傲的念头,就会忘了自己是谁,最后会以为自己是神。你一骄傲,一觉得自己完美,当下就是堕落。

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了解,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不是非有你不可,也不是非有我不可;任何事情,你不做,自有别人来做,绝不会说少了哪个人,地球就不转了。所谓“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只是一种说法罢了。在现实世界中,这个人出来,对天下就好吗?不一定;这个人离开,天下就乱了吗?也不一定。所以西方宗教把骄傲列为最大的死罪,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观念。老子也说“不敢为天下先”。一个愈是有能力的人,愈要懂得谦卑。这样的观念,对我们来说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们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斗志,反而更能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