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毛泽东亲手打造的抗大教学创新

毛泽东亲手打造的抗大教学创新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倡导的教学方法与国外经典教育理论也有所不同。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管理教育方面的最新理念,竟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一些教育主张,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吻合。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新鲜,抗大在教学中已有运用,且更有创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

毛泽东亲手打造的抗大教学创新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尊师重教,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有许多成功的东西,但亦有糟粕。例如,古代治学乃至练兵,大都主张少而精。曾国藩就曾提出,“练兵如八股家之揣摩,只要有百篇烂熟之文,则布局立意,常有熟径可寻,而腔调亦左右逢源。凡读文太多,而实无心可得者,必不能文者也。”这与抗大的教学思路完全一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再如,旧式教育大都将青年囚于书斋,提倡闭门潜修,沉思静虑,“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的目的不是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修心养性,提高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按照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空谈家。而抗大的教育强调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斗争相结合,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对不会是书呆子。

毛泽东倡导的教学方法与国外经典教育理论也有所不同。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三基四性”,即院校教育要传授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打牢理论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实行“满堂灌”,越讲越多,越讲越深,总怕学生吃不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就用考试、排名来刺激。这套教育方法对那些毕业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生,或许有些好处。可对于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干部,则绝对不可取。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管理教育方面的最新理念,竟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一些教育主张,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吻合。例如,毛泽东一向主张缩短学制,减少课程,改进考试方法。曾提出,教师可以先出一些题目,由学生去研究,通过自己看书来解决,教师在一旁加以指导。所出的20个题目,如学生能答出10题,答得好,有创见,便可以给100分。如果20题都答了,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则只能给五、六十分。当年毛泽东在抗大讲课时,常常将讲稿事先发给学员,上课时先用半个小时,提纲挈领地讲讲重点,然后就组织学员展开讨论。这些不正是目前国外高等院校极力倡导、国内教学改革一直向往的教学方法吗?

现代管理教育十分推崇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新鲜,抗大在教学中已有运用,且更有创意抗日战争的基本样式是“扫荡”与“反扫荡”,如何在大兵压境时跳出敌人的合围圈,是当时八路军部队普遍遇到的问题。抗大通过对前线大量战例的研究,及时总结出一个“利害变换线”。用这个办法,抗大总校成功地挫败了1942年5月华北日军的四路合击。  (www.daowen.com)

前不久,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对目前通行的MBA教学模式进行了猛烈抨击,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将管理问题简化为决策,又将决策简化为分析,然后交给学生一些现成的分析工具,让他们比葫芦画瓢,去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结果,这些自视甚高,自以为得到“九阴真经”的MBA,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像不懂事的小男孩拿到一把锤子,会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当作钉子,砸它个一塌糊涂。作者在深度分析现有MBA教学弊端提出了8条改进建议,其核心论点就是一个,即管理教育应以开发学员自身的管理经验为主,不应只是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原则或管理工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毛泽东多次强调,学管理一定要先取得实践经验,一点实际知识都没有,理论怎么能听得懂。最好是让干部学员报告自己的经验,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安排学生展开讨论,相互批判,相互争辩,最后由教员加以概括和总结。

西南联大和抗大都是院校成功的案例。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据统计,上个世纪50年代,海峡两岸的院士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西南联大的师生。抗大,培养出大批军政兼优的领导骨干,成为日后共产党打天下、治天下的主要依靠。两所院校都很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都处在十分艰苦的环境条件之中,都有国内一流的教师队伍,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等。这是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则是西南联大特别强调民主管理、学术自由,强调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调学习的系统性、扎实性。而抗大则突出军事化管理,突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少而精”,等等。这是培养学者、科学家与培养指挥管理干部的区别。西南联大的教育模式继承的是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教育思想,而抗大则有些像斯巴达人的教育模式。比较而言,前者更适合于和平时期正规高等院校理工科的教学,而后者则比较适合企业内部管理干部的培训。

现在一些成功企业安排内部培训时,教学方面强调的也就是毛泽东当年倡导的那几点。例如,海尔公司提出的培训原则是:“选准母本、清楚目标、找出差距、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培训形式上,强调“现场、案例、即时、互动”。海尔大学的校训是“创新、求是、创新”,即要求每位学员都带着创新的动机和现有的创新成果入学,通过互动、学习,寻求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并将其总结为管理模块,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在新的创新模块平台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创新,形成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