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支持缺陷

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支持缺陷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办学理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位置很低。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一种以高尚道德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学术环境之所以能够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阻力,主要原因在于各高校在学术管理上的管理制度、理念、方式。而目前高校的学术腐败则为这一点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学术腐败本身就是学术创新力的绝对阻力。

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支持缺陷

本书所指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关环境支持,就是指能够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基础和保障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科研设备、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及储备、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环境,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的自由且严谨的学术环境和独特的大学精神。而这些环境的支持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硬件环境而言,存在着投入不足的情况。

我国大部分高校建设都是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一些基础设施上,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成为硬件建设的重要方向。相对于此而言,高校在学术研究所需的硬件设施投入上则存在着一些投入不足的情况。就目前而言,虽然很多高校就科研硬件的投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但从根本上讲,在科研设施购置的计划性,以及方向性则存在科学性不足的问题,这样就使其很难为学术创新进行服务。而在已经购置的科研设施的使用上,还存在使用不足的情况,就是一些先进科研设备和仪器,由于制度、技术等各个方面原因,很难得到有效、合理而又科学的使用,这就不能为创新提供科学有效的环境与条件。

(2)高校办学理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位置很低。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国内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中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整个人才培养理念占有的地位没有太多的思考,这也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整个大学的发展中很难得到重视,以便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中非常重大的一个缺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就要求创新在整个办学理念中居于中心位置,这就对高校在环境支持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要从根本上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为中心,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体系等软硬件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这样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而在高校实际的教育开展过程中,要重视高校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为了创新在学业方向、学习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这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能够让高校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扬长避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样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www.daowen.com)

(3)对于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人文环境支持力度不够,而很多高校把重点放在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这就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

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有赖于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健康人格。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而言,健康人格能够使大学生具有乐观、宽容、执着、自律的品质;使大学生更加乐观、宽容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更易与他人合作;也因执着、自律而更加富有培养创新激情和创新毅力。高尚的道德修养更加重要,如果创新人才只拥有创新能力,而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重信守诺的品德,那么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用创新的成果破坏世界和平、打乱社会的和谐。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一种以高尚道德为中心的人文环境。[5]

(4)从高校学术环境而言,自由而公正的学术环境,应该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部分。

学术环境之所以能够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阻力,主要原因在于各高校在学术管理上的管理制度、理念、方式。正如上述对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这样的品格,即独立思考、思想活跃、善于想象、敢于怀疑、方法灵活、重视实践等。这些品格和素质从根本上说是在自由、公正、浓厚的学术环境下产生的。而目前高校的学术腐败则为这一点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学术腐败本身就是学术创新力的绝对阻力。对学术腐败而言,其会破坏高校学术研究的氛围,因为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在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过程,而学术腐败就是对创新型思维的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