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滑雪产业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滑雪产业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近10年的努力滑雪业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滑雪产品结构正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努力迈进,呈现出传统滑雪产品与新兴滑雪产品比肩齐飞的多赢局面。尽管从大的方面看,我国滑雪产业的产品结构正处于上升阶段,但若从小的方面着手,则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许多独具潜力的滑雪资源经过初步开发转化为初级产品后便维持现状,缺乏对其规模和功能的进一步发掘。滑雪产品开发的体制不顺。

我国滑雪产业产品结构现状分析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滑雪业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滑雪产品结构正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努力迈进,呈现出传统滑雪产品与新兴滑雪产品比肩齐飞的多赢局面。

传统滑雪产品如观光滑雪等早已摆脱“走马观雪”的单一形态,更加强调参与性和体验性,注重人性的复归;长期以来存在明显缺陷的度假滑雪在政府的主导扶持下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996年,国家支持亚布力风车山庄滑雪度假区的成立,一些有条件的省、自治区也批准兴办了一批省级滑雪度假区,一些内资及外资企业也选择合适地点办起了一批滑雪设施,全国滑雪产品的开发自1996年亚冬会的举办而进入产业阶段。

新兴的滑雪产品则以近年来勃兴的各项纷繁的、具有消费个性的特征的专项滑雪为代表,通过多层面、全方位的滑雪产品开发满足滑雪者的多样化滑雪需求,那些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的专项滑雪如生态滑雪、都市公园滑雪等滑雪项目一经推出,便成为大众竞相争购的滑雪产品。

尽管从大的方面看,我国滑雪产业的产品结构正处于上升阶段,但若从小的方面着手,则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www.daowen.com)

滑雪产品开发的深度不足。有许多独具潜力的滑雪资源经过初步开发转化为初级产品后便维持现状,缺乏对其规模和功能的进一步发掘。如二龙山滑雪场“一条雪道500米,百人滑雪挤又挤”现象。多年来以旅游滑雪场龙头名扬一方,但是由于长期停留在初级开发阶段和其他一些不得而知的原因,最近两年,这样一个滑雪“亮”点却步入入不敷出的窘境。

滑雪产品开发的层次不够。滑雪者类型的多样化及其滑雪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滑雪产品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和层次化,可是现实情况往往是滑雪产品层次单一,迎合滑雪者消费需求的口径比较狭窄。如我国的旅游滑雪场,只可以滑双板,却没有滑单板的天地。在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呈现出“单腿走路”现象,没有单板公园和设施,有的滑雪场连单板出租都没有提供。

滑雪产品开发的体制不顺。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滑雪产品开发“赶热跟风”现象严重,造成了许多近距离、低水准重复雷同开发的失败案例,且众多差异性不大的滑雪产品之间的竞争无序和相互削价,导致区域滑雪产品开发陷入需求疲软、效益缩水、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如曾红极一时的“风车山庄滑雪胜地”,却成了投资人中国期货总公司的鸡肋项目,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从滑雪场CEO于亚南先生的语气中,我们感到一种无奈和无助。在亚布力山庄的弹丸之地,大大小小滑雪场7家,争资源,抢客源,低价格,无序竞争,甚至大打出手,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虾米吃小鱼,小鱼吃大鱼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