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小镇:第二产业为基石

中国特色小镇:第二产业为基石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垟凭借丰富的林木资源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认定为“全国生态镇”,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山水资源,也为发展青瓷小镇提供了生态土壤。旅游条件资源为打响龙泉市“山水天堂”生态旅游品牌和“中国青瓷小镇”文化旅游品牌,项目以上垟镇为中心,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千岛湖和雁荡山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对接,构建“2 小时旅游圈”。

中国特色小镇:第二产业为基石

(一)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1.项目概况

项目地处浙江台州市黄岩区,黄岩素有“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模具产业作为黄岩区的优势产业之一,已有近60 年的发展历史。项目规划总面积约3.47 平方千米,建设用地1500 亩,总投资55 亿元。

(1)区位交通优势

项目邻近甬台温高速公路、铁路,紧挨104 国道、82 省道,台州机场、海门港为小镇发展架起了通往各地的空中和海上通道。通过北院大道可直接到达甬台温高速公路出入口,通过世纪大道可向东与黄岩主城区及椒江区联系。

(2)政策优势

浙江省“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及台州市打造“一都三城”的决策部署,都为黄岩区打造智能模具小镇提供了优惠、便利的体制政策环境。黄岩区中共中央党办委员会、人民政府历来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推动模具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一直对模具产业予以政策倾斜,每年安排3500 万元资金用于扶持模具行业企业发展,占区本级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55%,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黄岩模具产业的发展壮大。

(3)产业集聚优势

项目范围内已集聚了30 家规模以上模具生产企业,从塑料件测绘、材料供应,到模具设计、造型、编程,再到粗细加工、热处理、试模,各类专业加工服务一应俱全,极大地降低了模具制作成本并缩短了加工周期,为模具接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计划从日本、中国台湾引入3 ~5 家国际知名大型模具企业入驻,直接投资设立生产基地,作为模具产业发展的标杆。

(4)配套服务优势

为推动模具产业快速发展,黄岩区成功开发建设了中国(黄岩)国际模具博览城、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致力于打造模塑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和模塑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这些为小镇中的模具企业提供了市场交易、工业设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有利于延伸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5)技术装备优势

目前模具小镇已入驻企业的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较高,各种现代制造技术、高性能加工中心、网络系统等都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模具设计和制造环节全部实现数字化,设备基本实现数控化。同时,不少企业的模具研发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多项国家级新产品、国际水平模具权威评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自然人文优势

模具小镇西倚群山,河网密布,邻近定位为高品位综合休闲社区的百丈高地及省级化为岩山风景名胜区,西南侧有万亩柑橘观光园,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新前街道素有“武术之乡”美誉,新前采茶舞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具备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的良好条件。

2.发展定位

项目以产业为核心,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居住功能的有机融合,涵盖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和文房用品等历史经典产业,通过智能模具产业与文化、艺术、旅游相结合,融智造、研发、孵化、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模具产业基地、国内的模具产业集聚区。

3.重点项目规划

(1)工业项目

工业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工厂、孵化中心、龙头企业园区、特色园区四类产业园区。

①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通过融入智能技术,体现智能智造,具有参观体验性。

②孵化中心

孵化中心主要为模具中小企业提供创业、科研、智造平台,是新型企业的集中孵化地。

③龙头企业园区

园区主要为拥有成果孵化与示范、精品生产与加工、培训与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龙头企业提供服务。

④特色园区

特色园区内包括汽摩、白色家电、日用品等大型模具企业,主要为标志性、生命力强、高精尖大型企业提供园区支撑。

(2)旅游项目

旅游项目包括模具文化体验、高端服务配套、农村乡俗游览、滨水湿地休闲等五大类旅游项目,具体包括模具博物馆、模具雕塑主题公园、商务会展中心、乡村度假区、湿地生态公园等十八个重点旅游项目。

(二)青瓷小镇

1.发展条件(www.daowen.com)

(1)区位条件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东邻温州经济开发区,西接福建武夷山风景旅游区,是著名的“青瓷之都”。上垟位于龙泉市西部,距市区36千米,龙浦高速、53 省道穿境而过。

(2)生态资源

上垟镇被誉为“浙江林海”“毛竹之乡”“香菇之地”,森林覆盖率近8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华东氧吧”。上垟凭借丰富的林木资源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认定为“全国生态镇”,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山水资源,也为发展青瓷小镇提供了生态土壤。

(3)历史文化资源

上垟镇是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现镇内仍留有大量原龙泉国营瓷厂工业遗址,包括工业大厂房、办公楼、会堂、大烟囱、青瓷研究所、职工宿舍等。此外,李记、曾记、张记等老字号青瓷作坊也都被完整保护。

(4)旅游条件资源

为打响龙泉市“山水天堂”生态旅游品牌和“中国青瓷小镇”文化旅游品牌,项目以上垟镇为中心,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千岛湖和雁荡山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对接,构建“2 小时旅游圈”。

(5)民俗文化资源

上垟镇长期以来形成了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其中反映饮食文化的有老鼠爪、槎儿冻等,反映民间习俗的有捣黄果、揉麻糍、做豆腐、采香菇等,以及反映传统工艺的民间青瓷制作等。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赋予了上垟镇“青山、碧水、古窑”更多的生活意义,集中反映了上垟镇舒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氛围。

(6)瓷器资源

上垟镇是闻名中外的龙泉青瓷主产地,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瓷土资源及传统制瓷工艺,原龙泉瓷器总厂、一厂、三厂、五厂都设在镇内,素有“青瓷之都”之称。现镇内个体青瓷作坊发展迅速,镇内有个体瓷厂30 多家,正所谓“瓷窑林立,烟火相望”。上垟镇瓷土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瓷土矿储藏量达2000 多万吨,因此成为龙泉青瓷最主要的生产区域。

2.项目思路

项目通过外在物质环境的保护与街巷功能的再生和重构,发展传统手工艺,恢复原有青瓷作坊、水碓,积极开展传统商业活动,将特色小镇的风貌特征、传统文脉、文化内涵嫁接到新时期的城镇社会经济基础上,以“青瓷文化”为主题,将“青瓷一条街”和源底古村、木岱口村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使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使上垟镇成为青瓷产业的集聚区、龙泉青瓷文化的体验区和休闲旅游的度假区。

3.重点项目规划

(1)青瓷文化广场

青瓷文化广场作为小镇主出入口的形象展示,集旅游展示、游客服务和停车换乘于一体。

(2)商业风情街

商业风情街集餐饮、旅游、购物和休闲于一体,作为整个景区的配套,以特色餐饮、茶吧、咖啡吧等业态为主,兼顾青瓷产品的销售,推出“青瓷茶具+龙泉金观音茶+青瓷雅乐”特色产品。

(3)度假酒店

度假酒店与山水环境相结合,突出生态、文化、健康养生三大理念,建筑采用庭院式的布局和中式的设计元素,融山景、水景于酒店景观中。

(4)青艺坊

青艺坊集生产、创作和生活主题于一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名师生产创作基地。

(5)冠云青居

冠云青居通过节庆日定期邀请的形式开展交流和现场技艺展示活动,游客在其中既能近距离欣赏大师精湛的技艺,感受大师深厚的人文修养,同时还可以与大师一起制作,增强体验感。

(6)瓷人坊

瓷人坊是集生活、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新式作坊,是民间艺人聚居的街区,游客可以参观制作工艺和流程,并定制购买艺术作品,增强体验感。

4.发展定位

上垟镇以青瓷文化为品牌,以休闲养生为核心,以龙泉青瓷非遗传承基地为平台,打造集文化传承、文博展示、学习交流、创作教学、收藏鉴赏、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瓷文化旅游观光小镇,延续技艺传承和生产组织传统方式的家庭小作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青瓷小镇。

青瓷小镇面临着产业链缺失的问题,生产模式基本以家庭作坊为主、小型工厂为辅,自产、自销,缺乏专业细分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例如缺少工业设计、产品包装和销售渠道,导致产品形式单一、产品价值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同时同质化竞争影响经济效益并反过来影响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