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智力扶贫的特点与实践

我国智力扶贫的特点与实践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我国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了自身智力优势在支边扶贫中的作用,以智力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力。民主党派是智力库、人才库,其特点主要是智力扶贫,着重于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这是由民主党派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现阶段,我国智力扶贫工作呈现民主党派主导化形势。

我国智力扶贫的特点与实践

1.智力扶贫主体突出化

我国贫困治理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治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模式的转变。首先,我国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了自身智力优势在支边扶贫中的作用,以智力(教育科技)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力。智力优势包括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进行科技试验示范,以及办学、培训、技术服务、咨询建议等。民主党派是智力库、人才库,其特点主要是智力扶贫,着重于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这是由民主党派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现阶段,我国智力扶贫工作呈现民主党派主导化形势。

2.智力扶贫措施多样化

我国的智力扶贫模式,逐步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自高校精准扶贫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开展了多样化的智力帮扶措施。通过为贫困地区培养领导干部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素质,培育区域发展的“内在原动力”,变扶贫由“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最终实现“智力层面的脱贫”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学术力量,组建团队赴贫困地区考察调研,为贫困地区发展出谋划策。抑或发挥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号召和组织专家赴贫困地区举办讲座、开展交流,为当地的教育发展和思想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3.智力扶贫目标精准化(www.daowen.com)

智力扶贫的目标十分明确,实行智力扶贫,不仅能解决贫困地区当前的经济问题,更能培养人才,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整体素质,转变当地官员的思维,鼓励他们主动寻求致富道路,为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智力扶贫,旨在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才素质,培育区域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最终实现“智力层面的脱贫”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4.智力扶贫内容单一化

在内容上,当前的智力扶贫过于集中于实用技能培训。在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的今天,主要侧重于农民最迫切需要的实用技能培训,在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对整个系统的多形式、多内容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