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项目风险的概念和定义

项目风险的概念和定义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人们把拥有这种特性的事物称为“确定性事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项目风险性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是项目风险的根源。(二)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项目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不确定事件又是由信息不完备造成的,即由于人们无法充分认识项目未来的发展和结果造成的。这种带有滞后特性的信息影响了人们正确地认识项目,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项目风险的概念和定义

要做好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了解项目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项目风险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风险的定义

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项目业主/顾客、项目实施组织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影响因素,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期望产生背离,从而给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损失或增长的可能性[2]。形成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于项目发展与变化情况的认识不足从而在应对决策方面出现了问题。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是有关项目的信息不完备,即当事者对事物有关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变化情况缺乏足够和准确的信息。因为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和创新性等特性就决定了在项目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备性,这就使项目中存在着许多风险性高的工作。

项目风险这个定义可以进一步使用公式8-1表述

其中:R——项目风险

P——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L——项目风险损失

B——项目风险收益

由公式8-1可以看出,项目风险不仅可能会带来损失,同时项目风险也有可能会带来收益,所以项目风险管理的根本是努力做好“趋利避害”的管理工作。这就是说,项目风险管理一方面要努力避免由于项目风险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努力抓住项目风险带来的各种收益。实际上,项目风险越大其项目风险性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但同时其项目风险性收益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才会有“高项目风险、高收益”的管理规律。

通常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划分成三种不同的状态,即:拥有完备性信息的状态、拥有不完备性信息的状态和完全没有信息的状态,这三种认识状态的具体分析和说明如下。

1.拥有完备性信息的状态

此时人们不但知道某事物肯定会发生或者肯定不发生,而且人们还知道在该事物发生和不发生的情况下会带来的确切后果。一般人们把拥有这种特性的事物称为“确定性事件”。例如,某建设项目露天从事浇灌混凝土的作业,如果晴天每天可完成10万元工程量,而下雨天则需要停工并会因窝工而损失5万元。现有天气预报报道第二天降水概率为0,那第二天开展施工作业并完成10万元工程量就是确定性事件。同样,如果天气预报报道第二天的降水概率为100%,那么第二天不能施工并因窝工而损失5万元也是确定性事件。

2.拥有不完备性信息的状态

此时人们只知道某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该事物发生或者不发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后果,但是人们并不确切地知道该事物究竟是否会发生及其确切后果。人们将拥有这种特性的事物称为“不确定性事件”或“风险性事件”。例如上述露天浇灌混凝土作业的例子,如果天气预报报道第二天的降水概率为60%,则第二天开展施工作业就有60%的可能会因下雨而无法完成10万元的工程量并且会损失人、机、料费。如果不开展施工作业就要发生5万元的窝工费,而且有40%的可能丧失了不下雨而能赚取10万元工程费的机会。这使得该项目第二天的作业就成了一个不确定性事件或风险性事件了。(www.daowen.com)

3.完全没有信息的状态

此时人们对某一事物是否发生及其发生的条件和概率都不知道,而且对于该事物的后果也完全不清楚,所有对于该事物的认识最多只是一些猜测。具有这种特性的事物被称为“完全不确定性事件”。例如,在从事露天浇灌混凝土作业的例子中,如果人们根本就没有得到天气预报的信息,对于第二天是否下雨根本不清楚,那么该项目第二天如果开展作业就有可能完成10万元工程量,也可能反而会损失工料费。反之,如果第二天不作业则有可能避免了工料费损失,也有可能损失5万元的窝工费还丧失了赚取10万元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目第二天的作业都成了一个完全不确定性事件了。

在项目的整个实现过程中,确定性、风险性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这三种情况都是存在的,其中项目风险性事件(或叫不确定性事件)所占比例是最大的[3],而确定性的事件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都不多。由于在实际中人们会将一些风险性不大的事件简化成确定性事件,这就给人们造成了有很多事物都是确定的印象,而实际上许多确定性的事件是有一定假设前提条件的事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项目风险性和完全不确定性事件是项目风险的根源。

(二)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

项目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不确定事件又是由信息不完备造成的,即由于人们无法充分认识项目未来的发展和结果造成的。从理论上说,项目信息的不完备程度可通过人们的努力而降低,但却无法完全消除。这与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关,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属性,这些属性由数据和信息加以描述。但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有限,所以至今人们对于许多事物属性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信息科学的角度上说,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这种局限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获取数据和信息能力的有限性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这一矛盾造成的,这一矛盾使得人们无法获得事物的完备信息。人们对于项目的认识同样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认识能力的限制,很多时候人们尚不能确切地预见项目未来的发展变化和最终结果,这是形成项目风险的主观方面原因。

2.信息本身的滞后性特性

从信息科学出发,信息不完备性的起因是信息本身具有的滞后性。世上所有事物的属性都是用数据加以描述的,人们只有在事物发生后才能够收集到描述事物的实际数据,然后人们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后才能获得对于决策有支持作用的信息。由于只有在事物发生后才能获得数据,且只有在对数据加工以后才能产生信息,所以任何事物本身的信息总会比该事物的发生有一个滞后时间,这就形成了信息的滞后性。这种带有滞后特性的信息影响了人们正确地认识项目,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人们在项目决策中使用的信息都是历史信息后预测信息,所以信息滞后性也是造成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之一。

3.项目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

造成项目风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项目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由于这种项目环境条件发展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了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前所述,项目可以分为开放性、半开放性、半封闭性和封闭性四类,其中开放性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项目风险最大。其根本原因是这种项目的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不确定,所以人们既不知道什么情况会发生,也不知道这些情况发生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此时即使人们有历史项目的信息可以参考,也无法避免出现很多“意外”。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恒道”,“玄而又玄,众眇之门”[4]。这些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造成项目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关键原因。

4.项目信息资源和沟通管理的问题

项目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数据收集问题、数据加工问题和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项目沟通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知识分享问题和及时沟通的问题。项目的特性使得项目信息资源管理相对比较困难,有时项目只有很少信息(资源)可作参考,所以项目信息资源存在着严重不足。如果在这方面的管理不善,就会大大增加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另外,项目沟通管理涉及诸多项目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和跨组织管理,所以项目沟通管理中不但会有沟通不足问题,而且会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委托代理机制问题),这些都是形成项目不确定性和项目风险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