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省出台经济发展策略大计划,襄阳市设立工业倍增专项资金助力企业发展

湖北省出台经济发展策略大计划,襄阳市设立工业倍增专项资金助力企业发展

更新时间:2025-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省经信厅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并召开全省经信工作会议传达部署,深化思想认识,细化落实方案,实化工作措施,努力把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到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中、体现到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上。襄阳市设立2.8亿元工业倍增专项资金,更大力度、更低门槛、更广范围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

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省“两会”明确提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后,全省经信系统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积极落实。湖北省经信厅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并召开全省经信工作会议传达部署,深化思想认识,细化落实方案,实化工作措施,努力把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到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中、体现到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上。

(一)加强规划顶层设计

为认真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湖北省经信厅起草《关于实施“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 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努力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建立产品质量优、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打造特色分工、区域协同、产业协调、产城融合的产业空间体系,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武汉市以“芯屏端网”、光通信、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为突破口,积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产业之“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增强创新能力、汇聚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动能之“新”;不断强化“主中心”责任意识,积极融入、引领“两带三区”建设,构筑区域之“心”。襄阳市在“一芯两带三区”中找准位置,在提升省域副中心发展能级上全力突破,在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芯”产业智能制造中心、制造业强国示范中心上积极作为,着力打造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的重要引擎、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增长极、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宜昌市扎实有效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力争成为“一芯两带三区”的主动力源;努力在“一芯驱动”当引擎、“两带支撑”成主导、“三区协同”做示范,更大力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荆州市认真编制《荆州制造2025行动方案》,推进荆州工业云平台建设,用科学规划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堰市制定《十堰市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积极对接全省总体规划,指导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黄石市围绕“一芯驱动”,加快推进交通区位、产业发展、人才资源对接,努力在与武汉配套融合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围绕“两带支撑”,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现代港口城市建设和创新驱动,努力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围绕“三区协同”,加快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制造业转型、生态文化转型,努力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中作出新贡献。天门市开展“园区领跑、城郊提质、东乡振兴、天西崛起”四大行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多点支撑、全面开花、特色发展、协调共进的局面。

(二)推进产业统筹对接

为夯实产业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全省产业布局统筹,积极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适合湖北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推动各市州有序发展、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湖北省经信厅谋划编制《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布局产业地图》,通过对“一芯两带三区”及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落图落位,引导社会资本及其他产业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集聚,加快构建集产业链、产品链、资金链、创新链等融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要素与空间支撑体系。随州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襄阳市争创构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提升“襄阳云谷”区域性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服务功能,积极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城市,深化产城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黄石市以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创新活力之城为载体,重点建设科创中心、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大企业技术中心、十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产业、产品和企业科技竞争力。(https://www.daowen.com)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湖北省经信系统做实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产库等“三库”,围绕十大重点产业谋划和引进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实施精准对接服务,建立项目需求清单,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筑牢工业底盘。武汉市健全完善“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信息库”“10亿元以上项目推进计划库”“亿元以上项目完工投产计划库”“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夯实基础工作。荆门市进一步完善《荆门市招商引资政策》,研究出台《关于加强现有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重大项目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孝感市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充分发挥工业主管部门产业规划引领、产业政策指导、产业链引导等方面服务招商引资作用,立足招大、招特、招强、招新,促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仙桃市继续实施签约、建设、投产“三个三分之一”的滚动发展格局,实施项目建设月调度、季督办制度,实施沔商回归和台商集聚工程,切实以高质量项目引领仙桃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实施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实施、金融支撑,创新用地、人才保障,助力重大项目建设,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襄阳市设立2.8亿元工业倍增专项资金,更大力度、更低门槛、更广范围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宜昌市进一步落实《宜昌市深化工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实施技改的积极性。鄂州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推动技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形成新的增长点。黄石市、恩施州、潜江市加大企业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服务力度,对企业反馈的问题认真梳理、加强研判、分类交办、强化督办,切实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