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零基预算法:以零为起点的成本预算

零基预算法:以零为起点的成本预算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企业资源情况,通过逐项审议各项成本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支出数额的大小而编制的预算。由于一切工作从“零”做起,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

零基预算法:以零为起点的成本预算

(一)零基预算的含义

零基预算(Zero-Based Budgeting,ZBB)也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在编制间接成本或固定成本预算时,传统的方法往往是在上年度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考虑预算期内各种因素的变动,做出适当的增减调整后加以确定。其不足之处是容易忽略过去支出中不合理的部分,无法使预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企业资源情况,通过逐项审议各项成本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支出数额的大小而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最初是由在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担任财务预算工作的彼得·派尔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美国风行一时,引人注目。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管理间接成本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二)零基预算与传统的调整预算法的比较

零基预算法与传统的调整预算法截然不同,具有以下几点。

1.预算的基础不同

调整预算法的编制基础是前期结果,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前期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调整确定的;零基预算的基础是零,本期的预算额是根据本期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可供分配的资金量确定的。

2.预算编制分析的对象不同

调整预算法重点对新增加的业务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而对性质相同的业务活动不进行分析研究;零基预算法则不同,它要对预算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后再确定预算。

3.预算的着眼点不同

调整预算法主要以金额高低为重点,着重从货币角度控制预算金额的增减:零基预算法除重视金额高低外,更主要是从业务活动的必需性及重要程度来分配有限的资金。

和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相比,零基预算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需要动员企业的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提高产出水平,从而能使投入-产出意识得以增强。

(2)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每项业务经过成本-效益分析,能使有限的资金流向富有成效的项目,所分配的资金能更加合理。

(3)有利于发挥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创造性。企业内部沟通和协调,整体目标更趋明确,多业务项目的轻重缓急容易得到共识,有助于调动基层单位参与预算编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预算会更加切合实际,整个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也能逐步规范,预算管理水平会得以提高。

尽管零基预算法和传统的预算方法相比有许多好的创新,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

(1)由于一切工作从“零”做起,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

(2)企业在进行分层、排序和资金分配时,可能有主观影响,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3)任何单位工作项目的“轻重缓急”都是相对的,过分强调项目可能使有关人员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本单位作为一个整体的长远利益。

(三)物流成本零基预算的含义及其作用

1.有利于使物流管理真正建立在整体绩效优化的基础上(www.daowen.com)

物流成本零基预算的实行,使企业所有的资产和业务都以现在和未来的视野进行评估和分配资源,如果企业某些业务和资产不再符合物流战略发展的要求,则将其砍掉或将其置于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后面,这样有利于物流活动的良性发展和最大绩效的创造。

2.有利于企业预算管理运作方法的转变

由于物流成本零基预算是将所有业务根据企业今后物流发展的要求进行排序和分配资源,因此,其预算活动实现了从常规管理向目标管理方向转化,以及从原来将预算作为惩罚手段向目标管理的手段的转化。

3.有助于物流决策方式的改变

物流成本零基预算的实行使任何业务的必要性都建立在举证的基础上,每一项业务都必须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物流活动推进的决策权无疑从高层领导决策向系统化管理决策转变。

4.有利于物流成本核算及管理分析活动的细化

物流成本零基预算由于在预算期将所有业务同等看待,需要就每个业务和资产现时点的状态、贡献程度、成本及在企业整体物流战略和管理层次上的地位等因素进行重新评估。因此,其不仅有利于细化管理活动,还真正实现了现场管理。

5.有助于推进综合系统化成本管理

企业要想有效实行物流成本零基预算,必须对企业物流运作的每个方面、每个领域及每个层次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对物流业务和资产现在与未来的价值及贡献度进行评价。所以,物流成本零基预算推进了综合系统化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整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物流成本零基预算的编制步骤

1.划分和确定物流企业或物流系统基层预算单位

物流企业(或某一物流系统)里各基层业务单位或物流各功能单位通常被视为能独立编制预算的基层单位。所谓的预算单位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单位,实际上,它指的是需要通过资金预算来达到某种目的的地方、部门、项目、活动等。预算单位到底如何确定,零基预算的设计者并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关键是看在哪一层次上或哪一环节上编制预算。预算单位确定后,接下来就可制定一揽子决策。

2.编制本单位的物流成本预算方案

由企业提出总体目标,然后各基层预算单位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自身的责任目标出发,编制本单位为实现上述目标的物流成本预算方案,在方案中必须详细说明各成本项目支出的目的、性质、作用及需要开支的金额。

3.对物流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基层预算单位按下达的预算年度业务活动计划,确认预算期内需要进行的业务项目及其费用开支后,管理层对每一个项目的所需费用和所得收益进行比较分析,权衡轻重、区分层次、划出等级、排出先后顺序。基层预算单位的业务项目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必要项目,即非进行不可的项目;第二层次是需要项目,即有助于提高质量、效益的项目;第三层次是改善工作条件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在于判断基层预算单位各个项目费用开支的合理程度、先后顺序及对本单位业务活动的影响。

4.审核分配资金

根据预算项目的层次、等级和次序,按照预算期可动用的资金及其来源,依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次序,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5.编制并执行预算

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后,就可正式编制零基预算方案,经批准后下达执行。执行中遇有偏离预算的地方要及时纠正,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修正,遇有预算本身问题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加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