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有关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有关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近市场占有率连续下降,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分两面来看。再比如市场放缓以后,竞争激烈现状不可改变,国家和社会的油耗、排放、安全标准不断提高,每提高一次对中国自主品牌都是不利的。从产品力来说,中国品牌或者自主品牌已经有巨大的进步。政府应该顺势而为,率先发挥车联网对于节能减排、解决城市拥堵的作用。最后,需要政府在各个场合支持自主品牌、宣传自主品牌。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有关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近市场占有率连续下降,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分两面来看。一面看不利因素,到现在为止不利因素的坏作用还没有作用完毕,或者还在起作用,甚至有些还会继续。比如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的压力现在越来越大,在2007年、2008年以前,合资品牌基本做中高档汽车,自主品牌做中低档汽车,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则是全面竞争,而且外资品牌越做越低,如启辰现在做4万多元的车,大众也在中国开发类似成本的车,竞争非常激烈。产品竞争背后的技术力量对比虽然短期看不到改变,但是依然存在,因为现在我们比较好的企业最多研究五年后的技术,但是国际大公司通常研究20年后的技术。再比如市场放缓以后,竞争激烈现状不可改变,国家和社会的油耗、排放、安全标准不断提高,每提高一次对中国自主品牌都是不利的。从不利因素来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未来发展趋势还不明晰。

从另外一面来看,自主品牌或者中国品牌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现在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正向设计,很多关键技术达到了一流水平,例如直喷增压汽油机和DCT技术已开始应用,同级别的汽车,中国品牌配置如电子音响显示屏,甚至还高于外国品牌。按照同样的性能价格比来计算,现在中国品牌汽车是性价比最好的汽车,但由于品牌的问题,大家还是不怎么去买。比如现在车子的可靠性,美国J.D.Power在中国的调研是按照一定数量车的故障率计算,合资品牌的故障率曲线在逐步改进,自主品牌的故障率曲线也在改进,但是我们改进的速度快,形成一种追赶趋势,两者的故障率相差很小,甚至中国品牌中做得特别好的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现在中国品牌的故障数相当于4年前合资品牌的故障数,四五年前消费者没有嫌他的车破,为什么现在嫌我们的车破。再比如安全,吉利以及中国品牌很多的车都可以达到碰撞五星,安全性大大提高。从油耗的角度来看还有一点点差距,但中国品牌会有巨大改进。从产品力来说,中国品牌或者自主品牌已经有巨大的进步。此外,就是中国品牌现在的市场状况,可做的或者必须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即要加强宣传,让用户认识到作为一个普通的交通运输工具,中国品牌的汽车已经非常好用。

基于以上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不违背WTO原则的前提下,政府制定的政策需要向自主品牌倾斜,因为毕竟自主品牌做轿车起步非常之晚,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使自己的民族工业、自主品牌有一个合理的成长空间,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对于中资资本进入汽车产业,应该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放松对内管控,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允许更多的资本进入乘用车领域,壮大乘用车资本力量,使产权结构更加丰富多彩,更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www.daowen.com)

第二,新增的轿车产能更多倾斜于中资和自主品牌。在WTO的框架下可以发挥国家体制的优势,国家、外资、中资包括全社会要建立一个中国汽车产业和谐共赢的理念。因为大合资企业有中方50%、外方50%这样一个产权关系,合资品牌目前还稳定在中高端领域,现阶段经济性车型的新增产能更多地给自主品牌和中资品牌,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第三,车联网是汽车与互联网两个最接地气的产业的结合,可以形成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甚至后发优势,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但需要把产业链理清楚,需要把车联网与智能交通、无人驾驶、主动安全之间的关系理顺,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关系。车联网始于主动安全,通过区域性互联互通最终达到无人驾驶的境界,技术方面一脉相承。政府应该顺势而为,率先发挥车联网对于节能减排、解决城市拥堵的作用。

最后,需要政府在各个场合支持自主品牌、宣传自主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