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关村示范区案例分析和总结

中关村示范区案例分析和总结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关村示范区所在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即大量的科技人才集聚。促使追逐机会的科技人才进行创业,为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导向奠定了基础。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对中关村示范区基础设施、创业服务环境和模式、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乐土,不同主体灵活有效互动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引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图3.11中关村示范区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图

中关村示范区案例分析和总结

中关村示范区所在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即大量的科技人才集聚。改革开放之初,市场和制度的缺陷使得科研成果与经济脱节,科技产品供给与需求不均衡。促使追逐机会的科技人才进行创业,为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导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演变成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继而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有规划、大规模的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针对科技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完善法制和市场环境。中关村最重要的贡献是它孵化出了中国最重要的一些IT企业和支撑IT企业的人才(王缉慈,2001)。中关村示范区拥有具有行业引领和创新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如北大方正、联想搜狐新浪百度、京东等。这些企业引导着所在行业的创新和成长,是产业生态群的节点,有很好的技术和人才溢出效应,促进着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所在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催化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对中关村示范区基础设施、创业服务环境和模式、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上文所述,中关村示范区拥有全国最优越的创业服务环境、创新的创业服务模式,塑造了“连续型创业”独特的创业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和隐含经验知识的交流,不仅包括“经济网络”,更重要的还有“社会网络”。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关村示范区已经形成了诚信互动的文化氛围,不同学科、不同产业主体创新协作纵深发展,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创新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

中关村示范区现已形成了多种不同形态的创业类型,包括同学同事组成团队创业、留学生等高端人才创业、科研技术人员独立创业、高校院所衍生企业、企业集团内部创业、大学生创业等。同时,涌现出多个富有成效的创业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围绕新兴领域创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驱动模式、风险投资助推模式、政府支持助推模式、社会资本扩散模式等。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的乐土,不同主体灵活有效互动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引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www.daowen.com)

本书用“机会主导科技型创业环境演进”来表示中关村示范区创业环境形成演变过程。回顾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历程,可以从中概括出一条典型区域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如图3.11所示。

图3.11 中关村示范区创业环境形成路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