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扬有限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该方法是用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除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本月结存存货的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结存存货的成本=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建立库存管理表的步骤如下:
(1)在工作簿“202001进销存管理”中,建立工作表,命名为“库存管理表”。
(2)在A1至K1区域单元格中依次输入“商品编码”“商品名称”“期初结存数量”“期初结存成本”“完工/购入数量”“本期增加金额”“发出数量”“发出成本”“库存数量”“期末结存成本”“单位成本”。
(3)利用条件格式对库存数量进行监控。例如,想设置成当X材料、Y材料、Z材料库存数量小于100吨时,应及时补充进货;当大于500吨时,提醒不再进货。选择库存管理表的I2:I4单元格,选择“开始”选项卡下“条件格式”按钮,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中的“大于”选项。在“数值”文本框中输入“500”,在“设置为”文本框中选择“浅红填充色深红色文本”格式。继续设置数量小于100的突出显示方式,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中的“小于”选项,在“数值”文本框中输入“100”,在“设置为”文本框中选择“黄填充色深黄色文本”格式。如想清除所设置的条件格式,选中单元格区域后单击“条件格式”里的“清除规则”,选择“清除所选单元格的规则”即可,操作过程如图5-14所示。
图5-14
(4)工作表中“商品编码”和“商品名称”列直接根据原材料表和库存商品表引入。
公式如下:
A2=原材料!A3,并将该公式复制至A3:A6。
A7=库存商品!A3,并将该公式复制到A8。
B2=原材料!B3,并将该公式复制至B3:B6。
B7=库存商品!B3,并将该公式复制到B8。
(5)C列至I列所用函数如下:(https://www.daowen.com)
C2=SUMIF(原材料!B:B,B2,原材料!F:F),并将该公式复制至C3:C6。
C7=SUMIF(库存商品!B:B,B7,库存商品!E:E),并将该公式复制至C8。
D2=SUMIF(原材料!B:B,B2,原材料!H:H),并将该公式复制至D3:D6。
D7=SUMIF(库存商品!B:B,B7,库存商品!G:G),并将该公式复制至D8。
E2=SUMIF(采购业务表!E:E,B2,采购业务表!H:H),并将该公式复制至E3:E6。
E7=SUMIF(完工产品表!D:D,B7,完工产品表!G:G),并将该公式复制至E8。
F2=SUMIF(采购业务表!E:E,B2,采购业务表!J:J),并将该公式复制至F3:F6。
F7=SUMIF(完工产品表!D:D,B7,完工产品表!I:I), 并将该公式复制至F8。
G2=SUMIF(车间领用材料表!D:D,B2,车间领用材料表!G:G),并将公式复制至G3:G6。
G7=SUMIF(产品销售业务表!E:E,B2,产品销售业务表!H:H), 并将该公式复制至G8。
H2=G2K2,并自动填充至H3:H8。
I2=C2+E2-G2,并自动填充至I3:I8。
(5)在K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D2+F2)/(C2+E2)”,在J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D2+F2-H2”,并运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至本列其他单元格中。
(6)设置对齐方式为“居中”,边框为“所有框线”,生成的库存管理表如图5-15所示。
图5-15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分别建立原材料库存管理表和库存商品库存管理表,以便于对不同的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