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解决国有企业困境的措施

全面解决国有企业困境的措施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关键是机制转换,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公司制。中国的民族工业要生存,就要进行结构调整。广东在成都一个展览会上签订160多亿元的合同。

全面解决国有企业困境的措施

1. 解决债务问题

国有企业债务负担使其动弹不得,如攀钢债务现在有100多亿元,本息20年甚至50年都还不完,所以要把这种中国的重点、对国家对国防极为重要的企业弄活,首先就是要解决债务。比较好的方法是,债改投,债务变成股票,债务由银行转到金融管理公司,变成对企业的投资对企业的股权,企业以后就只给红利,不付利息。债改股也只能搞少数企业,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能搞。如果企业产品不行,今后又没有前景,企业再大,国家把债务接收了变成股权为企业减轻了负担,但企业的产品不好,仍然是老一套,这个企业上市后的股票卖得起钱吗?所以不是减掉债务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启动企业投资,把企业搞活一定要机制转换、调整结构、加强管理。

2. 机制要活

当然,企业的债务是一个严重问题,但企业如果机制不搞活,现在债务解决了,过几年它又背起新的债务,这几年例子很多。用政府资金、用银行资金保重点,保了多少重点?给了几亿元、几十亿元,那些企业风光了一两年,过几年又是亏损。所以关键是机制转换,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公司制。江泽民总书记讲话多次强调企业要变成能灵活适应市场的市场主体,企业一定要实行公司制的改革。企业要有激励机制也要有约束机制,现在我们的企业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走形式,不是它愿意走形式,而是搞来搞去都是形式。搞成股份公司,搞成股东会,最后还是政府行政领导说了算,股东无法起到制约作用。企业机制不是自主权不到位,就是所有者不到位。自主权不到位就是企业的事政府还在管,厅局还在管;所有者不到位就是厂长说了算,经理说了算,真正所有者国家在哪里?在企业里代表所有者的是谁?有的董事长又兼经理,他到底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这就叫所有者缺位,国家的意志和利益没有人来代表,经营者乱搞或运作出问题没有人能制约。现在许多上市公司财务问题一大堆,都是些烂账,股票还卖得很高,但是股民不知道,我们一些“垃圾股”每股还要卖七八元钱呢!现在弄不好就变成了吃了国家吃银行,吃了银行吃股民。(www.daowen.com)

3. 国有企业的结构要调整

结构不调整在目前形势下没有出路。现在市场商品过剩,优质商品销售也难。比如汽车,中国现在有没有人再敢搞轿车?现在上海别克出来了,广东本田出来了。中国要搞轿车,就要胜过别克,胜过本田。中国的民族工业要生存,就要进行结构调整。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民族工业都搞不上去,如何立足于世界,如何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结构调整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如现在各地都在造农用车,四川农用车厂家不少,但总共年产仅几万辆,而山东黑豹60万辆。四川的农用车不得不搞,不搞了工人又吃什么?但是冷静一想,四川农用车还有没有什么前途?而且农用车是一个过渡性的东西,算不上真正的汽车,真正的汽车是轿车,所以要把结构调整好。如果没有一个好产品,企业能够生存吗?5年都危险。不要看中国的家电很风光,中国家电的关键产品都是进口的,VCD、DVD的芯片都是进口的。搞结构调整不仅要引进别人的,而且要消化别人的,搞出自己的,关键产品要搞到自己手里。所以中国将要打一场结构调整战。调整结构问题,四川尤其要重视。四川的产品质量竞争力差。四川的市场搞好了,消费上去了,需求增大了,但四川的产品竞争力不上去,仍然还是外省产品的销售市场。以前叫“广货东征”,广东货往上海销;现在说“广货北伐、西征”,北伐就是到北方、东北开辟市场,西征就是打进四川来。广东在成都一个展览会上签订160多亿元的合同。市场是统一的,竞争允许外省产品来,但四川的竞争力不上去,四川的老百姓就吃广东食品、喝广东水、用广东的货,四川造、成都造就上不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