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实行参股、控股,或是通过产权交易,收购企业,或是通过必要行政方法,推进企业兼并、企业联合,进行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国防、科研的大中型企业,要大力推进公司化的改革,把一批重点企业,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要使那些技术好、管理强、效益好的企业,优先成为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5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向前发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改革带来的机制更新,使国有企业在市场机制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维持其营运,也使企业总体上在宏观环境从紧的当前形势下,挺了过来!但是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毕竟只是在改革中刚刚迈出步伐,传统的制度尚未得到创新,机制尚未彻底转换。具体地说,国有企业存在着以下严重弊端:(1)政企不分;(2)缺乏生产发展的自有资金;(3)负担重;(4)办社会;(5)机制落后。总之,传统企业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市场运作,即使是政府着力“推”,但企业仍然难以推入市场。

针对以上情况,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就要在产权结构、企业组织形式、内部管理体制上进行全面的改造,要明权责,卸包袱,转机制,按照《决定》的精神把企业改造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

国有企业有数百万个,企业有大中小,产业、行业不同,各地企业情况不一,在改革中应实行分类指导。基于当前经济情况,可采取下述措施:

第一,实行放开一片。市场经济体制下,小企业理应发挥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为此,应该采取“放开一片”的战略,实行转、租、包、卖,走民营化的道路。

第二,加快嫁接、引入。对大量中型企业,要着眼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嫁接,引入乡镇集体和外资、私营、个体等成分,建立混合所有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以发挥杂交优势,促进企业机制的转换。(www.daowen.com)

第三,推动产权重组。通过实行参股、控股,或是通过产权交易,收购企业,或是通过必要行政方法,推进企业兼并、企业联合,进行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这不仅是救治亏损的应急措施,而且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和效益提高的根本途径。

第四,决心死一小块。对那些长期资不抵债,救治无望,而政府背不起、银行保不了的企业,实行破产。死一小块才能保一大片,亏损企业都要救活,既不合理,又不可能。

第五,切实加强管理。当前进入了制度化改革的阶段,企业不再可能依靠政府实行减税让利和其他政策优惠,而只有反求诸己,苦练内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会呈现出高增长、紧运行的特征,企业不可期望能有十分宽松的宏观环境。因而,在企业的发展中将会不断遇到矛盾和困难,而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得力的领导,依靠全体职工的积极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向前发展。

第六,全力搞好公司化改革。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国防、科研的大中型企业,要大力推进公司化的改革,把一批重点企业,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要使那些技术好、管理强、效益好的企业,优先成为上市公司。当前公司化改革的主要问题是规范化。不少股份制企业,在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体制、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均未能按公司法的要求,实现规范化的运作。总之,国有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必须有一个过程,只要我省按照《决定》指出的方向,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大力推进改革,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突出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坚决搞好公司化改造,国有企业当前遇到的困难就能得到缓解,国有企业就能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