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西南地区的资源现状探析

我国西南地区的资源现状探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二)自然资源条件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森林、生物资源,资源总量居全国各区域首位。作为我国中药材四大产地的集聚地,该地区中药材种类约达7000种,占我国总量的70%,已成为多种药用生物资源的栽培基地。西南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其拥有创建国际旅游名牌的资源环境。

我国西南地区的资源现状探析

(一)地理区位条件

地理区位条件对一个区域与其他地区的空间联系有重要的影响。但从空间距离来看,西南地区与我国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区域距离较远,且其邻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力较低,缺乏吸引力和辐射力,这也限制了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区际联系的深度与广度。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建设政策的重点向西部转移,对西南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自然地理环境对西南地区的限制正被逐渐削弱,随着与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加强,西南地区地理区位的重要性正被逐渐凸显出来。

从政策层面来看,目前涉及到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国内的区域经济政策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南贵昆”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域经济技术协作”。其次是一些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例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因此,结合西南地区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缘优势,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此外,西南地区处于我国国内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环印度洋经济圈,与周边七个国家接壤,历史、自然条件及空间距离的因素使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通道之一。同时,该地区是长江、珠江和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元江等河流的上游水源区,具备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尤其是长江、珠江水运主通道具有通江达海优势,是我国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自然资源条件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森林、生物资源,资源总量居全国各区域首位。同时,西南地区资源类型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较低,未来尚有较大开发空间,这里主要从生物和旅游资源两方面来评价:

1.生物资源(www.daowen.com)

该地区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形成中心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仅种子植物就有约2万种,占全国的2/3左右。199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桂、川、黔、滇和藏分别拥有植物6000种、8546种、6157种、10200种和4431种。在全国244种特有高等植物中,该地区有178种,占全国的73%以上。作为我国中药材四大产地的集聚地,该地区中药材种类约达7000种,占我国总量的70%,已成为多种药用生物资源的栽培基地。同时,该地区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川、黔、滇分别有动物1100种、699种、1000种,特有脊椎动物3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50%,而被称为“植物、动物王国”的云南,其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分别为1.8万多种、1638种,分别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截至2011年底,西南地区共有自然保护区641个,面积达5659.6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4.28%和37.80%;已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8个,占全国总数的23.28%[3]

2.旅游资源

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香格里拉、世博园、佛教文化和雪域风情、卧龙大熊猫等,拥有一大批精品旅游路线和项目,这也是其非常突出的优势。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旅游资源的密集程度和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是影响旅游客流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外旅游发达国家在旅游业的开发中,通常利用某一地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来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形成大范围的旅游资源密集区、旅游景点品牌集群和旅游产业密集带,并进一步将原有旅游资源打造成国际旅游名牌形象,确立持久的竞争力。

西南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其拥有创建国际旅游名牌的资源环境。以大香格里拉和四川九寨沟、黄龙旅游区为重点,向西南与东南方面各划一条线至云、桂国境线,以云南瑞丽沿国境线经西双版纳直到广西北海市为底边,构成一个旅游资源密集、略向两边鼓出的大三角旅游产业密集地带[4]

(三)经济资源条件:劳动力成本优势

相对于东、中部而言,西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2005年,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5461元(桂)、16630元(渝)、15826元(川)、14344元(黔)、16140(滇)、28950元(藏),而全国平均数为18364元。到2011年底,西南地区省市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33032元(桂)、39430元(渝)、37330元(川)、36102元(黔)、34004元(滇)、49464元(藏),而全国为41799元。由此可见,2001年和2011年西南地区除了西藏外,其他省、市、区职工的年均工资都不到全国的平均数(而西藏由于政府补贴等原因,才使其职工的工资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