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选择二元税制测度指标的优化方案

选择二元税制测度指标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上述指标的获取原则,同时基于对二元税制的理论思考和现实演变特征的考察,笔者认为从二元税制导致的中国城乡居民二元税负角度可以满足测度指标设置的要求,因此从二元税负角度对二元税制进行具体测度应当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绝对值指标,主要是城市居民总税负和农民总税负;相对值指标,主要包括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村居民负担率。

选择二元税制测度指标的优化方案

本书在测度指标的选取方面遵循以下原则:(1)指标含义简洁明确。测度指标是对特定的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分析的结果,必须具备简洁明确的形式。如果过于复杂,这既不便于简化对问题的分析,也缺乏可操作性。(2)能够反映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特征。本书主要是测度二元税制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二元税制的衡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二元税制是一个演化过程,并且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因此指标的设定应该尽可能反映出这一过程及特征。(3)兼顾数据的可得性。“一种方法再科学,再理想,如果缺乏数据与资料的充分支持,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的实际应用价值。”[32]因此,理论假说是否可以采信,关键在于是否用事实说话,而这个事实就是客观的经济数据。在经济数据的获取上,“在不便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的情况下,则需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统计年鉴的现成数据”[33],而对于一些不可直接获取的数据,则采用间接估算的方式。

根据上述指标的获取原则,同时基于对二元税制的理论思考和现实演变特征的考察,笔者认为从二元税制导致的中国城乡居民二元税负角度可以满足测度指标设置的要求,因此从二元税负角度对二元税制进行具体测度应当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

笔者认为,二元税负是由于城乡二元税制的存在而导致的税收负担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分担规则及其分布状态。由于二元税负产生于二元税制,从二元税负角度测度二元税制可以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二元税负可以定量反映城乡居民税负的分担规则,有利于把握政府税收的城乡利益取向;二是二元税负反映了城乡居民税负的分担情况和分布状态,可以对比考察城乡居民的负担程度;三是二元税负可以动态反映政府对城乡两部门利益关系的协调,可以刻画政府同城市非农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再分配关系;四是二元税负同二元经济的发展相联系,通过对二元税负的考察,可以大致了解二元税制的走向。

为了从二元税负角度对二元税制进行数量上的具体描述,本书拟采用二元税负系数指标,用以衡量城乡居民税收负担比例。该指标数值的变化反映了城乡居民税收的负担情况及其变动趋势,可以衡量税收负担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分布。在这里,本书从广义的角度对城乡居民税负进行理解,即城乡居民承担的税负既包含名义直接税费,又包含各种间接税负。由于城市居民的税负比较规范,因此各种各样的税外收费实际上由农业部门的居民承担。(www.daowen.com)

需要进行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城市居民和农民税收负担情况的衡量,也存在一个指标的取舍问题。具体来说,城市居民负担和农村居民负担可以采用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办法进行衡量。绝对值指标,主要是城市居民总税负和农民总税负;相对值指标,主要包括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村居民负担率。绝对值指标的优点,就是能够反映城乡居民税负的总量情况。但是该指标忽略了城乡居民当年产出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影响因素,因此很难具体描述城乡居民税负占其当年产出的比例,因而也就无法反映城乡居民负担程度及公平程度。而相对值指标的设计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故本书拟采用相对值指标衡量城乡居民负担情况,其具体指标为城市居民负担率和农村居民负担率。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本书设某一财政年度城乡居民二元税负系数为ξ,其中当年城市居民年负担率为Cδ,当年农村居民年负担率为Rδ,则在该财政年度,城乡居民二元税负系数可以表示为:

式3.3.1表明,ξ的值越小,城市居民负担率相对越轻,而农村居民负担率则相对越重;ξ的值越大,城市居民负担率相对越重,农村居民负担率则相对较轻。因此,该指标实际上反映了在二元经济状态下,政府税收对城乡居民课税造成的城乡居民负担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