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税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财政再分配改革

二元税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数量分析

表5.2.1二元税负系数与中国城乡收入比平稳性检验结果资料来源:根据表5.1.2和附表3中的相关数据测算而成。式5.2.6表明,在二元税制和城乡收入比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变化的均衡趋势。二元经济体制下城乡有别的税制安排长期内确实可以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式5.2.7显示,lnGGL与lngt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理论教育 2023-06-02

城乡二元税制与收入差距变动关系分析

本节通过双变量和多变量协整分析方法,对1978年至2006年二元税制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相关性进行了重点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上同偏向于城市发展的二元经济体制及由此形成的税收制度取向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在宏观层面必须认清的一个基本事实。下一步的工作,应当加强对农民税收负担的监管。
理论教育 2023-06-02

二元税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客观影响:结论与实证分析

据此可以认为,二元税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客观现实性,本书规范分析的结论可以经受事实的检验。本节的实证分析结果同时表明,二元税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及其他市场性因素,但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可以发挥其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作用。
理论教育 2023-06-02

城市化滞后和二元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式4.3.8和式4.3.9可以看出,在二元经济转换存在城市化滞后的条件下,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距能否拉大或者缩小,应该取决于农民工在市场上获取的工资收入并对这些人的税负进行扣除。去掉城市化滞后这一条件,即可以得到二元同步转
理论教育 2023-06-02

中国城乡二元税制演变的数量特征

中国二元税制的演变,可以通过城乡居民税收负担绝对值和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及其相关分解指标刻画出来。而城市居民总税负水平在其余几年超过农民总税负也同时表明,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举措的推行,中国农民负担加重趋势得到了比较明显的遏制。图5.1.2中国城乡居民税收负担增速示意图资料来源:根据表5.1.2中的相关测算数据绘制而成。
理论教育 2023-06-02

二元税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直观分析

二元税制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可以通过二元税负系数曲线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曲线的相关图表现出来。通过图5.2.1可以看出,1978年至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处于不断缩小的趋势,而二元税负系数则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而当年中国二元税负系数则达到最大值;1985年至2006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上升,而同时期二元税负系数则不断下降。
理论教育 2023-06-02

加速转轨与税制内在统一:二元税制探讨

综合人口、财政制度、社保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粮食购销体制等因素分析,本书认为,二元税制将长期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社会转轨进程之中,但二元税制向现代一元税制的转轨进程正在加快。二元税制转轨受制于现实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现行的财政制度、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等。这一改革的推行,近期有利于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
理论教育 2023-06-02

改进不足之处:应对细节进行优化

实际上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二元税制对城乡收入差距会有何种影响,这需要进一步研究。限于数据的不可得性,本书对类似情况也做了忽略处理。随着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善,相应研究也应得到进一步开展。详见:陈宗胜.论中国经济运行的大背景——双重过渡[J].天津社会科学,1995:10.[9]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5.[10]陈宗胜.论发展经济学的现状与趋势.经济学家,1996:114.
理论教育 2023-06-02

狭义与非农税负担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式5.3.5反映出,当对农村居民负担率进一步分解为农税负担率和非农税负担率两个指标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化趋势可以由这两个分解变量和城市居民负担率指标来表示。式5.3.6显示,在短期内,城市居民负担率、农村居民农税负担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理论教育 2023-06-02

改革开放后的二元税制演变历程

[15]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这一狭义的理解出发研究二元税制演变进程。[16]从这一角度而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二元税制演化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三是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
理论教育 2023-06-02

农业税废止后中国农民负担走向的判断

全面取消农业税,只是取消了农业正税以及农业税附加,一些不规范的行政性收费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起主导作用的间接税转嫁没有受到任何触动。关于农业税废止前后农民的税负情况,如表7.2.1所示。具体来看,农业税全面废止之前,农民除了缴纳农业正税外,还要承担农业税外负担即三提五统。前者有利于防止农民税外非规范负担的大面积反弹,而后者则是制度变革的根本。
理论教育 2023-06-0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详解

在计量模型的估计中,二元税负系数同城乡劳均负担人口比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书首先对各变量进行一次差分,然后将式5.4.1进一步分为方程一和方程二分别进行估计。表5.4.4的结果显示,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项是平稳的,据此可以推断两个方程显示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稳定可靠的。表5.4.5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资料来源:根据附表3中的相关数据测算而成。
理论教育 2023-06-02

二元税制下的税负主体及税负构成

对城乡二元税制进行计算,弄清城乡税负主体及其税负构成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涉及测算工作的进行,而且关系到能否较为客观地反映城乡二元税制及其导致的城乡居民税负现实,因此本书需要对城乡税负主体及其税负构成做出明确的界定。在城乡二元税制中,需要首先界定税负主体。[34]关于税负主体的税负构成,本书将其界定为纳税人承担的税负具体由哪些税种构成。
理论教育 2023-06-02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起飞阶段,涉农群体事件加剧

界定经济发展阶段,有利于客观准确地把握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实。在这一时期,涉农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3]上述情况均表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涉农群体事件现实上已经构成了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涉农群体事件的多发,在经济过渡到起飞阶段的大背景下,归根结底其实是农民的利益问题。
理论教育 2023-06-02

分解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二元税负系数研究

各方程表明,对二元税负系数进行分解之后,各分解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显示,城乡分配系数、城乡劳均产出比、城市化滞后以及城乡二元税负系数分解变量均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决定变量。
理论教育 2023-06-02

财政再分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工具

财政的这种再分配作用,不但可以为公共部门提供履职保障,而且可以直接发挥对私人部门及公民社会的外部调控和牵引作用,是国家治理进程中联系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重要纽带。从功能作用看,财政再分配有能力也有资格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工具。因此,从现实形势来看,财政再分配也必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工具。
理论教育 2023-06-02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