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后畈村:千年古村重现新颜,缸瓦艺术添彩

后畈村:千年古村重现新颜,缸瓦艺术添彩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后畈村,整治村庄、保护生态、发展产业、开展文化活动等工作由村党支部把握方向,村委会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最终由村民代表大会审定,带动了村民对村庄建设和管理的热忱,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办好事。后畈村成为“网红村”,源自村里的缸瓦艺术,因此该村现在也被称为“缸瓦艺术村”。后畈村于2013年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又开始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

后畈村:千年古村重现新颜,缸瓦艺术添彩

后畈村位于奉化区大堰镇,区域面积1.66平方公里,有耕地769亩、山林2718亩,有农户219户、户籍人口700多人、外来打工和租住人员400余人,有党员31名。村庄位于镇区的入口,是大堰镇的“门面”。近年来因为缸瓦艺术而走红,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村”,各种缸瓦艺术小品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动了本村文旅产业的兴起,也带来了村庄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获评浙江省文明村、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宁波市生态村、宁波市绿化示范村等。

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已经有上千年的建村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然景观优美。但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小山村。改革开放后,村民靠着勤劳的双手,起早摸黑,硬是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单产800斤粮食的好收成,过上了温饱的日子,也跨入先进村的行列。但是随后由于种种原因,村庄不但没有大的发展,还渐渐落后于周边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环境脏乱差,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庄日益萧条,留守的村民觉得没有盼头,对村里的事务也是不管不问。

2008年,新一届村领导班子确定了追赶的目标,制定了发展的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慢慢地,村庄有了起色,特别是近些年,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以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党员干部带头行动,积极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推进村容村貌建设。村里沿街房屋的外立面改造、特色弄堂铺设、拆除村内简易厕所拆建等等这些涉及家家户户的琐事、烦事,党员干部们及时沟通,他们既是调解村民和工程队的“老娘舅”,又是忙前忙后的“勤杂员”。村里有20多株百年古树,每株都由一名党员认领,他们负责平常的维护和病虫害的防治,在各位党员的打理下,这片苍翠的树林给村里带来了极好的庇护。

党员干部齐心,村民看在眼里。村庄整治刚开始的时候,施工中也出现过闹心的事儿,从而引发一些村民“泼冷水”,但看到村干部忙碌的身影和家门口面貌发生的变化,他们纷纷出力出物支持,有的把家里珍藏的木雕作品和“老古董”借给或捐出给农创馆,有的敞开院门让村民和游客到自家观赏盆景。在后畈村,整治村庄、保护生态、发展产业、开展文化活动等工作由村党支部把握方向,村委会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最终由村民代表大会审定,带动了村民对村庄建设和管理的热忱,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办好事。大家都说,这两年,后畈村有了精气神。

后畈村成为“网红村”,源自村里的缸瓦艺术,因此该村现在也被称为“缸瓦艺术村”。后畈村于2013年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又开始了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在危房拆除、村庄整治、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清理出大量的破缸罐和旧砖瓦等,以往都是作为废弃物处理掉了,既费时费力又费钱。村里几位能工巧匠商量后提出建议,可以废物利用,做成缸瓦艺术品,点缀在村里,既废物利用,又美化村庄。村里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试着做了几件,果然惹人喜爱。后一发不可收,在几位泥瓦匠的努力下,用废旧缸罐、酒坛、砖瓦等创作而成的“老牛耕地”“大小南瓜”“鹤鹿回春”等几件缸瓦作品,既接地气又很精美,特别是与村里的老房子结合在一起,既有古朴的山村气息,又有清新的艺术气息,成为引人瞩目的亮丽景观。(www.daowen.com)

2017年,村里因此确立了打造缸瓦艺术村的新目标,组建了专门的团队,努力筹集资金,先后打造了破旧缸片组成的缸瓦艺术村的背景墙,还有以破旧缸瓦为原料做的主题为“八宝葫芦”景观等。村里的缸瓦作品越来越多,富有乡韵特色的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一不做二不休,村里抓住机遇,把缸瓦艺术与村庄整治的整体环境面貌提升相结合,在村口、路旁、湖边、房角都点缀了缸瓦艺术小品,还建了以缸瓦艺术小品为主要内容的小水池、小广场、小花园等等,一个古朴典雅的缸瓦艺术村,就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来观赏的游客都感到惊奇,称赞村庄特别漂亮。目前,村里又新增了“司马光砸缸”“把欢喜带回家”等缸瓦作品,都是村民自己设计制作的,进一步丰富了缸瓦艺术的内容。

村里环境卫生搞好了,缸瓦艺术村也变得小有名气,游客也越来越多,村里抓住契机,搭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顺风车,积极动员组织村民开办农产品销售点,把家里的土特产品拿出来卖,如番薯粉丝、笋干、麻糍、米鸭蛋等,一时间受到游客的欢迎,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目前,村里已计划推出7项家庭式、作坊式本土美食体验点和销售点,逢双休为游客设“村宴”,并将面向全镇征集优质农特产品,帮助边远村庄的村民销售,让农产品销售点更加红红火火。

2014年,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新乡贤共同商议的基础上,村里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并通过墙绘等形式广为宣传,点燃了广大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大家纷纷参与村庄的发展和治理,为村里献计献策。如村里要建文化礼堂,原打算用80万元购买一处房屋改建,但民主讨论时半数村民代表认为,这样做还不如在村集体的宅基地上建更大的文化礼堂,既可以给村里用,又可以满足游客用餐和文娱的需求。村里采纳了这个意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130万元,新建的文化礼堂面积比预想的大了一倍,设施也更齐全,并且在文化礼堂功能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功能,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每个周末,村里都在文化礼堂举办“游乡村 尝家宴”文化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参加。同时,文化礼堂还开设了乡村创意集市,把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农特产品放到农创馆展销,进一步集聚了人气,增强了浓郁的乡村旅游氛围。

这几年村民把村里的环境看得和自家院子一样重要,主动为游客服务的也多起来,开创了“靠山吃山护林子,养鱼活水一辈子,家家户户扫院子,干群团结兴村子”的良好局面。接下来,村里打算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村庄的环境质量,扩大缸瓦艺术村的宣传力度,同时,村里正在引进民宿产业,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步伐,吸引更多的人来品尝山里的农特产品,观赏形态各异的缸瓦艺术,体验山村的古朴民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