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海县农产品名牌建设发展报告

宁海县农产品名牌建设发展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恢复和发展农产品传统名牌。建立健全县品牌建设领导机构,充分发挥领导、协调作用,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及时研究并共同解决品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通过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开展宁海创牌、护牌成果宣传活动,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宁海品牌创建的显著成果。耍在广大消费者中培植品牌消费观念,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

实施品牌战略,对于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县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引导企业确立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品牌内涵,做到无牌变有牌,有牌变名牌,创造更多的名优产品,努力打造“品牌强县”。

在推进品牌战略过程中,我县根据地方经济特色,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争创驰(著)名商标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25年底,已挽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浙江省名牌产品17个,宁波市名牌产品33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4件,市知名商标43件。同时名牌产品的培育慢慢由个体的培育扩大到整个产业的培育,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发展。我县文具行业通过几年发展和培育,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状品牌企业群体,2025年底被宁波市质监局定为首批区域名牌示范产业。

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行业分布情况

1.名牌产品分布情况:我县33家市级以上名牌企业中文具占6家、五金机械5家、电子电器4家、农业8家,还有灯具、汽配、模具各1家。其中豹王电池、杰友升室外灯和西林液压手动搬运车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各级商标分布情况:我县各级商标主要分布在文具、灯具、机械、服装、农副产品等行业,中国驰名商标为吉德洗衣机、得力文具、西林机械、彬彬文具;省著名商标为吉德、一体、大梁山、豹王、得力、望海峰、西林、志清、彬彬、望府、振宁、康尔、杰友升、生命力等。获各级商标的企业共计32家,其中文具5家、机械5家、服装3家、农副产品7家、食品2家、日用品3家、电子电器2家,还有化工、汽配、灯具、电池、板业各1家。

一是缺乏自主品牌经营能力。据统计,我县有7家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出口的30%的产品是贴国外品牌的,虽然贴牌出口减少了国际市场的开拓成本,降低了企业营销的风险,但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另外如模具行业中,企业有自己注册商标的很少,而且模具不是最终产品,要达到品牌要求的标准较难。

二是品牌产品规模偏小。从名牌产品发展跟踪情况来看,2025年度产品销售过2亿元的只有6家企业,制造业品牌产品平均销售额只有亿元,远低于全省的水平。

三是缺少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品牌。我县虽属制造大县,但还称不上制造强县,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不强,企业规模不大,核心技术不明显,名牌企业中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不多,缺乏像海尔等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强势品牌。

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的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全国著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明显的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使品牌经济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制造业品牌。到2025年,中国名牌达到4个,省级名牌达到25个,市级名牌达到50个;国家免检产品数量明显增加。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件,省著名商标达到20件,市知名商标达到40件;有重点地培育5—10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著名品牌。(https://www.daowen.com)

——农业和服务业品牌。到2025年,培育和发展在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名牌产品5个,争取创建服务业名牌。恢复和发展农产品传统名牌。培育和发展一大批传统农产品商标品牌。

——区域品牌。到2025年,培育和建设几个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区域品牌,其中文具产业品牌成为具有全国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区域名牌。培育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家,农产品证明商标3件,其中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区域品牌5—10件。

——品牌经济规模。到2025年,市级以上品牌产品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总额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品牌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明显提高。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县品牌建设领导机构,充分发挥领导、协调作用,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及时研究并共同解决品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强化领导、有序组织、各方联动,尽早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助动”的品牌工作新局面。

(二)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县经贸、质监、工商、外经、农林、科技、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宁海县产业(区域)名牌培育实施方案》、《宁海县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2006—2025年)等文件精神,把创牌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强势推进全县品牌建设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品牌、创建品牌、发展品牌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扶优扶强,夯实创牌基础。要在全县已形成的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产业,如汽配、文具、灯具、模具、电子电器、五金机械等特色行业中,重点选择一批后劲强、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列入创牌计划,建立创建档案,不定期跟踪服务,形成品牌培育梯次,为全县发展自主品牌奠定良好基础。

(四)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扶持。不断加大政策激励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建,要在继续实施名牌奖励政策的同时,优先为中国名牌(省名牌)和驰(著)名商标企业提供信贷、土地、电力等资源;要鼓励特色行业协会在外设立展示中心,宣传宁海区域品牌,对新设立的展示中心,前3年按场租费的50%给予补助,每家展示中心年补助额在30万元以内。

(五)加大品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载体和形式,确立商标品牌宣传和舆论导向,营造商标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推介会、展览会等形式开展宁海创牌、护牌成果宣传活动,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宁海品牌创建的显著成果。耍在广大消费者中培植品牌消费观念,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以工商为主,经贸、质监等部门参与的联手打假网络,对侵犯品牌的违法行为,坚持依法取缔和处理,为品牌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

(宁海县经济贸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