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制造业设施布局探究

非制造业设施布局探究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又出现了一种称为“活动中心”的新型办公室布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更加新型的办公形式——“远程”办公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传统的办公室布局方式。所谓“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图8-19是根据这种排列所作出的布局方案。

非制造业设施布局探究

非制造业行业种类繁多,难以像制造业一样归纳成几种基本类型。这里主要介绍办公室、仓库及零售服务业等的常见布局。

1.办公室布局

办公室与生产制造系统相比,有许多根本不同的特点。首先,生产制造系统加工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有形的物品,而办公室工作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以及组织内外的来访者。其次,在生产制造系统中,产出速度往往取决于设备的速度,而在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高低往往与办公室布局有很大的关系。最后,在生产制造系统中,产品的加工特性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设施布局的基本类型,而在办公室布局中,同一类工作任务可选用的办公室布局有多种,包括房间的分割方式、每人工作空间的分割方式、办公家具的选择和布局形式等。此外,组织结构、各个部门的配置方式、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对位置的要求对办公室布局有着更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办公室布局中要予以更多的考虑。例如,按照工作流程和能力平衡的要求划分工作中心和个人工作站,使办公室布局保持一定的柔性,以便于未来的调整和发展等。

办公室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两个:

(1)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迅速、方便。

(2)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尽管办公室布局根据行业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有多种,但仍然存在几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模式是传统的封闭式办公室布局。办公楼被分割成多个小房间,伴之以一堵堵墙、一个个门和长长的走廊。另一种模式是开放式办公室布局。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内,可同时容纳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共同工作。后来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布局是带有半截屏风的组合办公模块。这种布局既利用了开放式办公室布局的优点,又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开放式布局情况下的相互干扰、闲聊等弊病。而且,这种模块式布局有很大的柔性,可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重新调整和布置。

20世纪80年代,办公室布局趋向开放式,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机会和空间。在西方发达国家又出现了一种称为“活动中心”的新型办公室布局。在每一个活动中心,都有会议室、讨论间、电视电话、接待处、打字复印、资料室等进行一项完整工作所需的各种设备。楼内可以有若干个这样的活动中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更加新型的办公形式——“远程”办公正在从根本上冲击着传统的办公室布局方式。所谓“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工作。例如,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办公,也可以在出差地的另一个城市或飞机、火车上办公等。

2.仓库布局

仓库布局是指在仓库中如何安排物资的存放。仓库布局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空间,以最低成本保管、处理物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订货次数、物品间的相关性、走道的数量和宽度等。一般情况下,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会经常有物资运进搬出,工作量很大。如果仓库布局不合理,也会影响生产成本。仓库布局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案。

例8-5:假设有一个家电用品仓库,共有M个货区,分别储存7种家电。仓库有一个出入口,进出仓库的货物都要经过该口(图8-18)。假设该仓库每种物品每周的存取次数如表8-14所示,应该如何布置不同物品的货区,才能使总搬运量最小?

978-7-111-48660-2-Part02-106.jpg

图8-18 仓库平面示意图

表8-14 家电用品仓库的存储信息

978-7-111-48660-2-Part02-107.jpg

仓库布局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一种布局方案,使得总搬运量最小。这种仓库布局进一步区分为以下两种不同情况:

(1)各种物品所需货区面积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只需把搬运次数最多的物品货区布局在靠近出入口之处,即可得到最小的总负荷数。(www.daowen.com)

(2)各种物品所需货区面积不同。需要首先计算某物品的搬运次数与所需货区数量之比,取该比值最大者靠近出入口,依次往下排列。

本例中,各种物品的该比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括号中为比值数):3(360)、1(280)、5(200)、6(150)、4(125)、2(80)、7(50)。图8-19是根据这种排列所作出的布局方案。

978-7-111-48660-2-Part02-108.jpg

图8-19 布置好的仓库平面示意图

上面是以总负荷数最小为目标的一种简单易行的仓库货区布局方法。在实际中,根据情况的不同,仓库布局可以有多种方案,多种考虑目标。例如,季节性产品与常规产品。又如,空间利用的不同方法也会带来不同的仓库布局要求,在同一面积内,高架立体仓库可存储的物品要多得多。由于拣运设备、存储记录方式的不同,也会带来布局方法上的不同。再如,计算机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拣运人员设计一套最佳拣货路线

3.零售服务业布局

零售服务业(如商店、银行、餐馆等)布局的目的是要使店铺每平方米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实际上,这个目标经常被转化为“最小搬运费用”或“产品摆放最多”等标准。原则上使单位面积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同时,为顾客提供最便捷的、最赏心悦目的店铺布局,最好的布局方式是既能减少所需工作面积,又能提高服务速度。

服务业企业布局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指的是背景特征,如噪声、音乐、照明、温度等。环境条件会影响顾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顾客的停留时间以及顾客的花费,也会影响员工的表现、态度。例如,很多建筑在设计时会考虑照明、排风扇、空调、吸声板的布置。

(2)空间布局及其功能。空间布局需要实现两个重要功能:设计出顾客行走路径以及将商品分组摆放。行走路径设计的目的是给顾客提供一条路径,使他们能够尽可能看到更多的商品。路径中的通道数量和宽度也非常重要。对于商品的摆放,目前流行的做法是将商品进行分类,将相关联的物品放在一起,而不是按商品的物理特性或者货架大小与服务条件摆放。

对于通道规划和商品分组,有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1)在超市,摆放在通道尽头的减价商品总是比存放在通道里面的相同物品卖得快。

2)货架的第二层、第三层,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陈列位置。这个位置一般用来陈列高利润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独家代理或经销的商品。其他两段位的陈列中,最上层通常陈列需要推荐的商品,下层通常是销售周期进入衰退期的商品。

3)商品柜组,例如,妇女用品柜与儿童用品柜、儿童玩具柜邻近设置,向消费者发出暗示,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导其购买。

4)在付账收银台,顾客需要排队等候服务,这些区域应当布置在顶层或“死角”。

(3)标志、装饰品的布局。徽牌、标志和装饰品等是零售服务业中可以作为某种意义的标示物。对于某些需要容易识别的位置或者区域,要合理地设置标示物。例如,有些玩具商店的布局,会使顾客穿过昂贵商品的购买区时去买昂贵的商品,只有那些意志非常坚定的父母才会视而不见地穿过这些气球和其他令人喜爱的物品而不去买点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