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于操作指南的重要性:去掉信息却增加了难度

关于操作指南的重要性:去掉信息却增加了难度

更新时间:2025-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特意编写了另一版本的操作指南,与宜家的安装说明不同,我们删去了某些重要信息。如果你折的青蛙更像一只被卡车压过的手风琴,请不要灰心。“困难”组的参与者不知道一端是箭头,另一端是小十字的图标代表重复,也不知道三角形空心箭头代表展开。这样的结果显示,投入更多努力确实能增加我们的依恋,但必须是在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之后

我们对于创造和估价过高的实验,使我想起我在住院时学到的一些本领。在我经受的许许多多痛苦和讨厌的活动中(早上6点被唤醒验血,痛彻心扉地拆绷带,可怕的治疗方法等),有一种不算痛苦却非常枯燥的治疗方法叫作职业理疗法。一连几个月,职业理疗师都会把我安排到一张桌子旁边,让我把100只螺栓和螺母拧到一起,把一些带“维可牢”搭扣的木块与别的木块黏在一起再分开,把楔子插进孔里,还有其他类似的任务,不做完不准离开。

康复中心的走廊对面是儿童活动区,专门教那些存在发育障碍的孩子学习各种实践技能。为了争取能做一些比拧螺栓更有意思的事情,我决定争取参加他们那些更吸引人的活动。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我逐步学会了使用缝纫机、做针织活儿,以及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儿。当时,我的双手活动不便,所以这些活动对我来说并不容易。我做出的东西往往和原来预想的不一样,但我还是竭尽全力地想要做成点儿什么。沉浸在这样的活动中,职业理疗的过程从无聊乏味的日常活动变成了我想要做的事情。尽管职业理疗师有时候还要把我拉回去做那些伤脑筋的活动(他们假定那些活动的心理治疗价值可能更高一点儿),但我认为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所给我带来的愉悦和骄傲是别的活动无法相比的。

我最大的成就是使用缝纫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我可以缝制一些枕套和新潮别致的衣服送给朋友。我的缝纫作品就像前面实验参与者的折纸,很不专业。枕套的四角看起来并非整齐的直角,衬衫的尺寸也不是很准确。但不管怎么说,我仍然对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送给朋友容·维斯伯格的蓝白花夏威夷式衬衫尤其令我骄傲)。归根结底,我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难以估量的心血。

一晃2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做的那件衬衫,记得缝制过程的每一步,直到最后做成。事实上,我对它产生的依恋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几年前,我问容是否还记得我给他做的那件衬衫。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而他却只有模糊的印象了。

我还记得在康复中心做的其他几样东西。我试着编织一块地毯、缝制一件夹克,还想做一套木制象棋。我拥有满腔热情,并且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但后来发现这都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因此我最终选择了放弃。有意思的是,每当回忆起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时,我并不会感到特别依恋。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尽管没有完成,但我在它们身上也投入了难以计算的劳动,不过对这些未完成的艺术品我总是爱不起来。

关于康复中心的回忆使我怀疑,我们只有把作品完成才会高估它的价值,这一点是否很重要?换句话说,要想获得宜家效应,我们的努力必须获得成功(即使成功仅仅意味着把事情做完)。

根据我们从宜家效应得出的推断,投入的劳动越多,凝聚的价值越高,感情就越深。这也就是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自豪感和专属感,你需要更多地动手参与创作。不过,如果仅仅投入劳动还不够怎么办?如果完成作品是对它产生依恋的关键因素怎么办?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不仅应该考虑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还应该考虑那些制作到一半被丢在车库里好几年的东倒西歪的书架、不像样子的绘画雕塑,还有咧嘴歪脖的陶艺花瓶。

当然,劳动投入、完美结果和对成果价值的高估之间的联系并不局限于现代社会。2025年前后,一位英国剧作家写了一部喜剧,剧情是一位国王和他的三个侍从分别追求一位公主和她的三个侍女的故事。有两个理由可以证明这部喜剧非常特别。第一,剧中的对白非常粗俗,令人难以忍受,因此很多人断定这位剧作家当时初学写作。第二,也更重要的是,与大多数人所期望的终成眷属、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不同,这位剧作家在结尾时让公主和侍女对那几个男人说:“我们不知道是否应该把你们的话当真,如果你们真的想娶我们,一年零一天之后我们再谈。”尽管在整整的五幕剧里,小伙子们每件事做得都很得体,但他们最终还是没把姑娘们追到手,全剧就这样结束了,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历尽曲折还是好梦难成。

到底是哪个蹩脚的剧作家写了这部失败的喜剧?你可能会这样问。是威廉·莎士比亚,他把这部戏称作《爱的徒劳》。顺便提一句,这部戏被贬低诽谤了大约200年,直到今天也很少上演。我只能猜测,如果男主角们的求爱努力不是白费,而是如同人们所预期的那样,人们会更快地喜欢上这部戏——《爱的徒劳》可能早就成了莎翁的名剧了。(https://www.daowen.com)

从另一方面来看,或许莎翁想证明一点:我们在工作中做出的努力,不管是建筑、烹调,还是求婚,只有成功了才会增加我们的依恋。

为了弄清工作圆满完成是不是爱上我们作品的关键因素,我和麦克、丹尼尔进行了一次与原来折纸实验相似的实验,但是又对实验做了一个重要的补充:我们在实验中增加了失败的因素。我们特意编写了另一版本的操作指南,与宜家的安装说明不同,我们删去了某些重要信息。

若想进一步了解,请仔细看一下我们为“困难”组的参与者准备的操作说明。取一张21.6厘米宽、28厘米长的纸,把它裁成边长21.6厘米的正方形,按照下页图中的操作指南去做。

如果你折的青蛙更像一只被卡车压过的手风琴,请不要灰心。大约有一半拿到这份“困难版”操作指南的参与者费尽力气制作的作品都会奇形怪状,剩下的参与者根本就没有完成,到头来,只不过是纸上多留了几道莫名其妙的折痕而已。

你把这份“困难版”操作指南与原来那份“容易版”操作指南对比一下,很容易就能发现被删掉的内容。“困难”组的参与者不知道一端是箭头,另一端是小十字的图标代表重复,也不知道三角形空心箭头代表展开。

折纸操作指南

实验进行了一阵,我们有了三组人员:一组拿到“容易版”操作指南,顺利完成了作品;一组拿到“困难版”操作指南,勉强完成了作品;第三组拿到“困难版”操作指南,最终没有完成作品。处于“困难”一组的人,很明显,相比于那些很容易就能制作质量很好的纸鹤或者纸青蛙的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也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作品,是这样吗?那些拿到“困难版”操作指南却仍竭力完成作品的人,与那些付出很大努力但最后没有成功的人有什么不同?

我们发现,“困难”组成功完成折纸的人比“容易”组参与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珍视程度更深,而“困难”组没有完成作品的人比“容易”组的人更不珍惜自己的作品。这样的结果显示,投入更多努力确实能增加我们的依恋,但必须是在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之后。如果努力没有获得成功,对作品的依恋程度将急剧下降(这就是爱情游戏中让对方难以得手的策略往往会成功的原因。如果你在心仪的人追你的道路上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追得更辛苦,他们就一定会更加珍惜你。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把他们逼到绝境还一个劲儿地拒绝他们,那你就别指望说“我们只做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