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河工程局的吹填造地,打造天津繁荣的起点

海河工程局的吹填造地,打造天津繁荣的起点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大道地区如何从一片坑洼塘淀变成为租界住宅区,这要归功于海河工程局的吹填造地工程。海河工程局董事会批准了这一计划,并于1906年疏浚了墙子河,以便让吃水0.61米的泥驳航行。到1907年底,海河工程局已将约2.4万立方米的泥填在了咪哆士道及其附近的大坑内。天津现在的和平区劝业场商业区、小白楼商业区、五大道游览区,河西区德式风情区,河东区六纬路一带等等,都是海河吹填造地工程的产物。

海河工程局的吹填造地,打造天津繁荣的起点

天津五大道地区是旧租界市政园林和民居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还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1903年1月14日,天津英租界再度向墙子河以西扩展了3928亩,称为推广界,其中包括了现在的五大道地区。五大道地区如何从一片坑洼塘淀变成为租界住宅区,这要归功于海河工程局的吹填造地工程。同样,现在和平区的法式风情区,河西区的德式风情区,河东区的原俄、比租界区的形成,都与海河的吹填造地工程分不开。

20世纪30年代铺设在市区的排泥管线(今和平区曲阜道一带)

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英、美、法三国强迫清政府划天津城南紫竹林一带为租界,外国轮船得以驶进海河,天津市的重心渐渐移向海河两岸。当时,海河两岸坑洼沼泽地较多,而租界又都建在海河两岸,因而这些被人忽略的坑洼沼泽的填垫逐渐被重视起来。最初,海河的疏浚土都被抛入河内较深地段,这对航行十分不利。1905年12月,有人建议,将从海河中挖出的泥倒入驳船,沿墙子河(今南京路)送至海光寺,抛在该处的坑塘之中。英租界工部局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将咪哆士道(今泰安道)尽头的一个大坑交给海河工程局吹填。海河工程局董事会批准了这一计划,并于1906年疏浚了墙子河,以便让吃水0.61米的泥驳航行。到1907年底,海河工程局已将约2.4万立方米的泥填在了咪哆士道及其附近的大坑内。但因卸泥工作效率低,吹填的费用较高,这一方法逐渐被放弃。1907年,法租界工部局安排回填法国特别租界(今锦州道至营口道、大沽北路至南京路一带)内的一个大坑,海河工程局首次在法租界码头岸线处安装排泥泵站,试车时效果良好,但不久即发现,砖头、石块经常阻塞阀门,影响排泥效率。1908年,海河工程局又在一座木浮鼓上设置排泥泵站,并将1万立方米的泥土吹填到了Schroeter坑,另将1万立方米的泥吹填到了比利时租界。1910年5月,“燕云”号吹泥船到达天津,解决了海河疏浚土的处理问题,从此,海河的疏浚土大部分被吹填到了陆地。从1906年至1936年,海河工程局前后吹填至英租界(今和平区一部分)的疏浚土520万立方米,使低洼地平均垫高1.4米,吹填至德租界(今河西区一部分)181万立方米,平均垫高约2.6米,共收入吹填费100万两白银。现在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大部分低洼地,都是用海河疏浚土填垫起来的。南京路西南一带区域,原标高为大沽基准2~3米,经过吹填,才达到现在的4~4.5米。到1949年,海河工程局在天津市区共吹填土方1,477.45万立方米,现和平区南京路至西康路、营口道至马场道一带,鞍山道张园一带,河西区广东路一带及海河两岸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当年用疏浚土吹填起来的。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与马场道之间洼淀吹填年代图(www.daowen.com)

海河工程局的吹填造地工程,不仅有效地处理了海河的疏浚土,便利了航运,而且通过吹填,将天津现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等原来的坑洼沼泽变为可利用的土地,为城市市政建设创造了条件。天津现在的和平区劝业场商业区、小白楼商业区、五大道游览区,河西区德式风情区,河东区六纬路一带等等,都是海河吹填造地工程的产物。

1906—1936年天津疏浚吹填数量表  (单位:立方米)

1937—1948年海河工程局在海河浚挖数量表 (单位:立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