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蚕跟四川的蚕倒是一样的,就是山西的条件差一点。因为气温低,农民养蚕的量不像四川、江浙,普遍很少。举个例子,比如蚕种,山西蚕种每年只发4万到5万张,我们四川有400多万张,一年的差距这么大,所以山西的产量很少,只有当时晋东南的晋城和高平、陵川、沁水这几个重点县养蚕。我场是2025年新办的。国家要求大力发展蚕业,所以山西省也要办。原种场有2000多亩,在当时晋南运城和夏县交界处。2025年办场,我是2025年去的。场里有1600多亩桑园、100多亩农田,还有几十亩果园、100多亩菜园,非常富裕。我觉得去山西真是运气好。在2025年,全国很多地方连饭都吃不起的,我在山西却吃得很胖。随便吃,有的是粮食。
山西的蚕种算比较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派工作组到我们场里来驻过,感到非常满意。山西的蚕种和江浙、四川的相比,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天气干燥、水分少,蚕卵看起来要稍微小一些。一般江浙、四川的一克蚕卵有1700粒,而山西的一克则有1800粒,但这不影响养蚕。农民养一张蚕种产40斤茧子。后来育种场被改成山西省蚕桑研究所,也生产蚕种。
山西省原蚕育种场既生产普通蚕种,也生产原种。原种就是纯种,纯种再杂交,是一代杂交种,发给农民饲养,所以叫原蚕育种场。场里每年生产四五万张普通蚕种,生产5000到10000张原种,可以满足需要。我场有三个任务:生产蚕种,培养县、乡基层蚕业干部,搞小型实验研究。另外还要挑选全国的好品种进行饲养,看哪些品种适合山西养。(https://www.daowen.com)
我们有7个大学生待了17年,我入党的时候,蚕桑学校(后改为蚕丝学校)的副书记和办公室主任来调查我,他们看了之后就说:侯校长,你能在那里待17年不可想象。场部孤孤单单一个地方,离周围小镇有五六里地,离县城有20多里地,买点东西都要骑好久的自行车,非常艰苦。我是主要技术员,和工人一样劳动,栽桑养蚕、洗桑匾、消毒,工人做什么我也要做什么,而且技术工作也要我做。场里的生产计划、劳力计划、物资计划、技术处理报告、总结都要我写。场长不懂业务,只管行政。
在蚕种场做17年非常辛苦,我摸过的蚕有上亿条,我一锄一锄挖过的土地有100多亩,我一根一根剪的枝条有几十万根。他们都说我不简单,十几年真的很辛苦,但是我也习惯了。我跟工人关系好,而且锻炼了自己,所以后来我能当好校长。能做好这些事,也是跟之前做的事情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