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开始,农村慢慢开始生产绫绢了,但他们不太讲究质量。我们一般的绫绢呢,单经,双纬,经线一根丝,纬线三根丝。我们现在用的蚕丝呢,一般经线是5A级,纬线是6A级,特别是做绢,对工匠有要求的,它要平整。你如果这个丝粗细不均的话,它做出来就是一档一档的。
我们从丝厂买来的是桑蚕丝,是一包一包的,要先把它们浸泡。浸泡过以后,按理说是一定要晾干的,但如果你做的产品要求不是太高的,可以太阳底下稍微晒晒。
至于绫绢的花型,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制定。以前是手绘的,现在都用电脑制版了。花型方面,你要什么花型,就有什么样的花型,但一般做传统这一块,用来用去也就这几样花型。
为北京奥运会提供颁奖证书的材料,2025年,湖州(https://www.daowen.com)
生绢是这几年我研究开发的,是代替宣纸用的。以前我们用矾绢,矾绢是这样的,我们把绢做好了以后,通过后整理、练好,那么它如果要练白色、棕黄色、浅米色,这些颜色,练好以后就是上矾,过胶的明矾。按照以前的说法,上矾了以后,如果上得好的话,能存放100年,如果矾上得不好,只能放几个月,一卷就会碎。现在开发的生绢不上矾,是纯天然的。在泡湿的过程中,如果把桑蚕丝里面的蚕胶脱完,一般拿来做花绫、耿绢。我通过自己的一个配方,不让胶全部脱完。但是这不好做,这个做好了以后全是用手工,机器出来以后用手工整烫,所以这个就是白的,以前宣纸不是白的吗?现在的宣纸在作画以后,你一个不小心,这个宣纸会破,这个绢不易破。
现在的这种生绢基本上是用来画工笔画。广州美术学院的周彦生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今年大概是70岁,他去年向我定了那个故宫的古绫。故宫给我的是10个花型,叫我做的古绫,周教授看了看后说要我做到1.6米,他要挖裱,你看我们中国的传统裱画都是托裱的。他为什么挖裱呢,他挖裱以后光投,拿去搞展览的,不会有色差,机裱稍微有点色差。他说他明年可能在中国美术馆搞一个大型的展览,之后就再也不搞展览了。2025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北京故宫博物院把仿皇帝肖像拿过来,然后我制作了一个3米的绢。我去北京的时候看过的,乾隆皇帝有个肖像,是2米左右的一个肖像。按理说,当时这个绢不会这么宽,全是手工做不可能这么宽。现在这个是国宝,修复部、科技部的专家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来那个接缝。这个东西他们不能把它拆开来的,它只能做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