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经济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教科书所说的世界战争之前,这场1914—1918年的战争对于数百万亲身经历过的欧洲人来说的确是一场“大战”。从现在看来,这场战争似乎只是1939—1945年战争悲剧的前奏,但对于生活在1939年前的一代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造成的情感和心理上以及物质上的创伤足以称其为世界大战。一次大战的破坏力是空前的,直到二次大战大规模空袭和原子弹才超过了它的杀伤力。

经济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历史教科书所说的世界战争(后来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场1914—1918年的战争对于数百万亲身经历过的欧洲人来说的确是一场“大战”。从现在看来,这场战争似乎只是1939—1945年战争悲剧的前奏,但对于生活在1939年前的一代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造成的情感和心理上以及物质上的创伤足以称其为世界大战。一次大战的破坏力是空前的,直到二次大战大规模空袭和原子弹才超过了它的杀伤力。一战中,约1 000万将士阵亡,2 000万将士受伤;直接引起约1 000万平民死亡,2 000万人间接死于战争造成的饥荒和疾病。1918年的亚洲流感迅速地从亚洲传播到美国、欧洲及更远的地区,引起全球性死亡率急剧上升。战争造成的直接花费(例如军事行动等)超过1 500亿美元。大部分的破坏——房屋、工厂和设备、矿山、牲畜和农业设施以及交通和通讯设备——发生在法国北部、比利时、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小部分,以及东欧战场。同样,海洋运输主要受到潜艇战的影响也遭受了巨大打击。这种估计存在很大的偏差,并且很有可能低于实际情况。统计时没有计算在内的损失包括:由于人力和工业原材料短缺而引起的生产损失,由于工厂设备缺乏充分维修保养和更新而引起的过度折旧和损耗、过度耕作,以及农用肥料和牲畜的短缺。在中欧和东欧,经济隔绝的状况随着敌军的前后围困而进一步加深,农业产量的大幅下跌造成大规模饥荒。

从长期来看,与物质方面的破坏性相比,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影响是正常经济关系的中断和紊乱没有随着战争的终止而结束,而是继续存在,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造成巨大损失。1914年以前,世界经济自由运转,整体效率很高。除去一些诸如保护性关税、私人垄断和国际卡特尔等形式的限制,无论是国内经济活动还是国际经济活动,都是由自由市场所支配。在战争期间,所有交战国与部分非交战国的政府对价格、生产和劳动力分配施加了直接管制。这些管制人为地促进了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同样也人为地约束了另一些经济部门。尽管在战争结束时多数管制已被废除,战前经济关系却难以迅速地自动重新建立起来。

更严重的是,对外贸易的中断,以及交战国尤其是英国德国之间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战。战前,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以及贸易国,同时也互为对方的主要消费者或是供应商。战争爆发后,德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戛然而止,然而处于中立的美国仍试图保持贸易关系。但是后来由于英、德两国的报复行动,美国已无法和德国保持正常的经贸关系。英国,当时的海上霸主,立即对德国所有港口进行了封锁,如同一个世纪前对拿破仑所做的那样。对德封锁总体上讲非常有效,不仅禁止了德国船只的航运,英国船舰还骚扰中立国的船只,并且时常收缴那些中立国船上的货物。这给英国和美国带来了一些摩擦,但是这些摩擦很快就被德国的反扑所抵消。德军无法与英国海军正面交火,尤其是在日德兰海战后,德国人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武器即潜水艇,目的是阻止海外供给流入英国。潜艇最大能力避开了英国海军,只袭击非武装的英国和其他中立国的客船和货船。1915年,英国轮船“路西塔尼亚号”(Lusitania)在爱尔兰海岸被德军击沉,造成1 000多人的死亡(其中大约有100名美国人),这引发了美国的强烈抗议。此后一段时间内,德国最高司令部采取了缓和政策。但到了1917年1月,德国急于想使英国俯首称臣,于是开始了进行无限制潜艇战。这成为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由此确保了协约国的最终胜利。

国际贸易中断以及政府强行管制密切相关,海外市场丧失的影响则更加持久。当然,德国完全失去了其海外市场;要不是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聪明才智[例如,哈伯-博施制氨法(Habor-Bosch Process)的发明者,创造了固定大气中氮的方法,为化肥火药提供了重要原料],德国可能早就被迫投降了。然而即使是英国,掌握着海上控制权和商业海运,仍不得不将大量资源从民用转向军用。到1918年为止,其工业产品出口降低到了战前一半的水平。结果就是这些国家不得不采取自己生产,或者从其他海外国家购买产品,而以前它们是直接从欧洲其他国家购买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发展了制造业,并在战后实行高额关税予以保护。美国和日本早在战前就发展了制造业,此时将其市场扩大到一些先前被欧洲制造商垄断的海外市场。美国还大量增加了其对协约国以及其他欧洲中立国的出口。

这场战争同样也打破了世界农业的平衡。在对食品和原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有些地方停止生产,而有的地方与市场隔离,战争刺激了农业生产,像美国这样农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是这样,而拉丁美洲这些未开垦的处女地就更是如此。这直接导致了19世纪20年代的农产品供过于求和价格的下跌。小麦、糖、咖啡橡胶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美国农场主在战争期间扩大了小麦耕种面积,还在被战争抬高的价格下购买了新土地。当价格回落时,很多人都因无法偿还贷款而破产。马来亚——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和巴西——世界60%到70%咖啡的生产地,都努力通过拖延市场供给来提高价格;但在它们这样做的同时,新的生产者进入并使得价格再次回落。由于欧洲国家以及美国保护并补贴甜菜糖生产,使得加勒比地区、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蔗糖生产者遭受巨大的损失。(www.daowen.com)

除了丧失海外市场,欧洲的交战国在船运和其他服务业收入方面,也蒙受了进一步的损失。德国的海运服务业在战争中彻底瘫痪,并且在战后移交协约国作为战争赔偿。德国潜水艇给英国商船造成了巨大损失,而另一方面,美国造船业在政府补贴下发展为国际造船业的佼佼者,这是自南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伦敦和其他欧洲金融中心同样损失了部分银行保险的收入,以及金融和商贸服务,后者在战时转移至纽约或其他地方(比如瑞士)。

另外一个主要的损失是对外投资收入的减少(在很多情况下是投资本身)。战前,英国、法国和德国是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国家。由于英国和法国进口大于出口,对外投资的收入就可以用来弥补贸易逆差。两国都被迫卖掉部分海外投资以换取急需的战时用品。由于通货膨胀或是相关货币清偿困难,一些投资的价值在萎缩。还有一些国家饱受拖欠款项或是拒绝清偿之苦,特别是法国的对俄巨额投资,被新的苏维埃政府拒绝承认。总体来讲,英国的海外投资价值减少了约15%(与战前持续增值形成对比),而法国海外投资价值的减少超过50%。德国在交战国的投资于战时被没收,战后全部被用于清偿赔偿费用。另一方面,美国由于迅速发展起来的贸易顺差和大量对协约国的贷款,从净债务国转变成了净债权国。

造成国内和国际经济混乱的最后一个原因是通货膨胀。战时财政压力迫使所有参战国(和一些非参战国)除美国外脱离金本位,而金本位在战前起到了稳定作用,至少使价格变动同步(参见第十二章)。所有的参战国不得不借助于大规模借款和印刷大量纸币来维持战争。这使得价格上涨,尽管上涨比例不尽相同。战争结束时,美国物价平均比1914年高出了2倍,英国上升了3倍,法国大约高出5.5倍,德国多于15倍,而在保加利亚,则是比1914年高出了20多倍。价格的巨大差异,造成货币价值的差异,使得国际贸易的恢复步履维艰,同样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动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