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陵县浣溪镇八旦树帮扶工作方案 (2015-2017)

茶陵县浣溪镇八旦树帮扶工作方案 (2015-2017)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八旦村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村党组织达标升级。预计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目前已与该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2015年启动建设。目前,政府与茶陵林峰养殖公司合作,将黄牛养殖作为茶陵特色产业发展。八旦村环境优雅,没有污染,引导贫困村民利用山塘养鱼,进行生态放养,年产塘鱼10000斤,扣除成本,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30000元,计划2016年启动。

茶陵县浣溪镇八旦树帮扶工作方案 (2015-201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株洲市委、市政府《2014—2015年全市基层党建帮扶暨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以及茶陵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株洲市茶陵县浣溪镇八旦村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八旦村2015—2017年精准扶贫暨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株洲市委“三个率先”和打好“四大攻坚战”的战略目标,采取“123”工作方法(突出一个主题:统筹发展、精准扶贫;抓住两个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强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做到三个结合:城镇单位优势与农村基层优势结合,“输血”与“造血”结合,“办点”与“示范”结合),以促进贫困村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加强民主管理,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建设一个“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八旦,实现八旦村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以党建为龙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从解决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综合整治,加强富民产业建设,加强村风文明建设,努力把八旦村建设成为茶陵县的党建工作示范点、扶贫攻坚示范点、城乡同治示范点、创新社会管理示范点,把八旦村打造成“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抓学习,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等阵地和渠道的作用,坚持党组织负责人讲党课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基层干部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能力。开展1~2次妇女维权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力争举办一期妇女维权为主的培训班。

(2)抓机制,构建党建帮扶的长效性。按照“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好,业绩好,反映好”的要求,加强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载体、基本保障五项基本制度建设,实现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工作机制、小康建设业绩、群众反映“五好”和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的“四有”目标。结合八旦村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村党组织达标升级。

(3)抓队伍,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四议两分开”(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实现形式,提高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组干部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务实、有战斗力,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基层组织。全面完成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选拔1~2名年轻有文化的青年党员进入党支部班子,发展1~2名有一定文化素质、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新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

2.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积极引导帮扶村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成立农村产业合作社,增强村集体积累。通过扶贫无息贷款,建立蔬菜基地,着力发展玫瑰种植、黄牛养殖、生猪养殖、鸡鸭养殖、塘鱼养殖、速生丰产林木建设、紫薯种植等特色产业。

(1)建立蔬菜基地。八旦村自然环境优美,山好、水好、空气好,没有任何污染,适合种植蔬菜等绿色食品。可以考虑建立20亩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可以部分供应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食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的土地闲置和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预计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

(2)玫瑰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在村里集中200亩田地,垦荒300亩山地,与湖南兴来名木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玫瑰花种植业。公司提供技术和资金,村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公司对村民种植采摘下来的玫瑰花进行收购,用来提炼玫瑰精油,开发高科技产品。亩产玫瑰400~600公斤,按市场价生玫瑰花8~10元/公斤,亩产收入3200~6000元,年收入约200万元,人均增收约8000~10000元。同时,玫瑰花种植后,等花开的时候可以带动村里的休闲旅游产业,一举两得。目前已与该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2015年启动建设。

(3)黄牛养殖。目前,政府与茶陵林峰养殖公司合作,将黄牛养殖作为茶陵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该产业引导村民养殖黄牛,年出栏30头,扣除成本,预计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35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可增收1200~1500元。计划年内启动。

(4)生猪养殖。利用村里的自然条件,引导村民养殖生猪,年出栏生猪20头,扣除成本,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0000元,计划2015年启动。

(5)鸡鸭养殖。利用村里自然条件,引导贫困村民在山谷放养生态鸡1000羽,扣除成本,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0~15000元,计划2016年启动。

(6)塘鱼养殖。八旦村环境优雅,没有污染,引导贫困村民利用山塘养鱼,进行生态放养,年产塘鱼10000斤,扣除成本,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30000元,计划2016年启动。

(7)速生丰产林建设。八旦村有9000余亩山地,可以通过林地流转的形式,将分散到户的宜林荒山统一流转,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进行开发,引导村民集体开荒造林,拟建成一片500亩以种植泡花楠、杉木等品种为主的速生丰产林。投入资金由村民自负。15年后,可产生经济效益500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2688元,计划2015年启动。

(8)紫薯种植。与湖南湘冠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强合作,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动村内中老年剩余劳动力在抛荒的旱地栽种红皮紫薯20亩。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5000元,计划2016年启动。

3.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八旦村四面环山,属丹霞地貌,有一些自然景观可圈可点,如马嘴山、玉兔望月峰、女根山、男根山、杯子寨、一线天、鹰嘴岩等,山谷中空气清新,溪水清澈,绿树成荫,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加之八旦村交通比较便利,衡茶吉铁路通过境内,离衡炎(平汝)高速“浣溪”出口仅有3.5公里的路程。八旦村处在茶陵、炎陵红色文化旅游和炎帝陵祭祖文化旅游带上,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适合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www.daowen.com)

(1)樱花种植。山谷中,溪流沿着村庄蜿蜒而行。在小溪畔沿路种植樱花,与玫瑰花种植一起形成规模化效应,既可以起到美化村庄的作用,又可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樱花盛开的时候,与山谷中其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堪称美景,能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带动餐饮垂钓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考察,从村头到村尾,沿着小溪种植樱花约1000株,需投入资金20万元,计划2016年启动。

(2)道路硬化。八旦村有村级道路与镇区连接,村里主干道及通往四个小组的道路均已开通并硬化。从村尾通往女根山、男根山景区的道路已经修好了路基,长约2公里,需要硬化,硬化路面宽3.5米,厚30厘米,每平方米造价75元,需投入资金60万元,计划2017年启动。

4.夯实基础民生工程

(1)电视网络和宽带入村。由于村里没有网络宽带,村民看电视和上网不方便,信息相对闭塞,急需开通电视网络和宽带。拟近期与电信公司接洽商谈,从镇上接入电视网络和宽带,需投资1万元,计划2015年启动。

(2)建立一座移动信号基站。八旦村四面环山,手机信号不好,村民与外界联系不方便。拟近期与茶陵县铁塔公司联系接洽,在村里选址建立一座移动信号基站,需投资2万元,计划2015年启动。

(3)修建10盏太阳能路灯。目前村里主干道没有一盏路灯,每到晚上一片漆黑,村民出行,尤其是村里老人晚上出来散步、小孩晚上放学十分不便,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村民修建路灯的愿望非常强烈。根据实地测算,沿村里主干道需安装建设10盏太阳能路灯,需投资6万元,计划2015年启动。

(4)修建一个文化休闲广场。村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至今没有一个文化娱乐的场所。拟在村里人口集中、道路通畅的地方修建一个文化娱乐广场,增加一些体育健身器材,如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投资20万元,计划2015年启动。

(5)巩固堤坝,拆除危房和违章建筑。八旦村土质疏松,易旱易涝,下大雨时洪水容易把小溪两旁的堤坝冲垮,部分地段需要加固。另外,村里一些房子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村里主干道旁还有一些废旧建筑,影响村容村貌,需要进行拆除美化。两项工程需投资30万元。计划年内启动。

(6)危房改造。村里有3户危房需要改造,需投资10万元,计划2015年启动。

(7)增修一座中型水库。八旦村地处罗霄山脉片区,属丹霞地貌,易旱易涝,当地俗语云:“八旦石壁窝,水在沙里过。晴日喊天干,落雨淹死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村里急需修建一座水库。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与县扶贫办、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联系,拟通过政府立项,兴修水利,造福一方,需投资100万元,计划2016年启动。

5.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1)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和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会议室作用,举行1~2期形势政策报告会,宣讲国情形势,宣讲党和国家的涉农惠农政策,开阔农民视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实施雨露计划,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充实和完善村内农家书屋,组织全村开展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新农村。聘请专家到农村开展技术培训班2~3次,主要培训内容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从贫困对象中选拔种养业技术骨干和具有种养业爱好的青年农民到省市农业专业技术学校培训,拟送培10人左右。教育培训需经费3万元,拟2015年启动。

(3)和谐文明新风。组织开展“和谐家庭”“环境综合整治标兵”“贤妻良母”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典型,形成文明的村风。充分发挥本村退休干部、退休教师的余热,运用各种方式宣传科学,反对迷信,消除愚昧,移风易俗。通过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在村里形成文明、节俭、上进、科学的良好风气。新风建设需经费1万元,拟2016年启动。

(4)积极开展村级文体活动。在村里人口集中、道路通畅的地方统一设立宣传栏、阅报栏,及时更新内容,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开村级集体事务。从八旦村实际出发,定期组织文体活动,利用湖南工业大学“三下乡”活动,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该项目需经费3万元,拟年内启动。

6.建立校村之间的结对帮扶

认真分析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发挥湖南工业大学在扶贫开发方面的资源优势,从扶志、扶智、扶资等方面全方位发动全校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在校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帮扶关系。

茶陵县浣溪镇八旦村2015—2017年扶贫攻坚重点任务见表3-2。

表3-2 茶陵县浣溪镇八旦村2015—2017年扶贫攻坚重点任务一览表

续表1

续表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