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

甘肃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标体系构建本研究基于农村信息化内涵结合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实际发展情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筛选出符合甘肃省各市(州)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在测算甘肃省各市(州)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时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即每一个指标的权重乘其标准化值并相加计算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得分。

甘肃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

(1)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基于农村信息化内涵结合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实际发展情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筛选出符合甘肃省各市(州)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在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获取及测度难易程度的情况下,将指标体系分层次表达,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消费能力、信息化基础设备、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服务机构等4大类指标;在4大类一级指标划分的基础上选择了12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详细情况参见表3-6。

(2)基于熵技术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研究充分参考同类研究成果并根据甘肃省具体情况选择熵技术法作为农村信息化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计算每个指标的熵值E和信息效用D,并以信息效用D作为指标权重确定的依据,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指标权重确定结果见表3-6,具体步骤如下:

①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公式

式中:Pij为标准化后所得数值;Xij为原指标实际数值;i=1,2…,m,j=1,2,…,n;m为评价对象个数;n为评价指标个数。

通过代入数据计算各个指标的熵值E,同时计算出信息效用D。

②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

其中,K为取决于样本数m(K=1/lnm)的常数,0≤Ej≤1,而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为信息熵值Ej与1之间的差值,即Eij=1-Ej。(www.daowen.com)

表3-6 甘肃省各市(州)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与权重

数据来源:《甘肃省发展年鉴》《甘肃省农业信息年鉴》。

(2)指标权重Wj的确定

首先在各指标值的基础上计算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效用系数Dj,而指标信息效用系数越大,其对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影响就越大,基于此原理,在各指标信息效用值Dj的基础上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j,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依据上述公式便可确定指标权重,具体见表3-6。

(3)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的构建

在测算甘肃省各市(州)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时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即每一个指标的权重乘其标准化值并相加计算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得分。评价公式模型如下:

式中Fi表示甘肃省第i年农村信息化发展程度得分;Pij为标准化后所得数值;Wj为第j个指标权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