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集体所有制公司支持宝钢分流2万人,人均产钢1000吨

集体所有制公司支持宝钢分流2万人,人均产钢1000吨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达到12亿吨,总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几乎达到人均1吨,成为头号钢铁工业国家。可见,民营钢铁企业对中国成为头号钢铁大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今天仅仅一个宝钢的年产量就等于1959年全国总产量的两倍,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从100千克提高到1 000吨,增长10 000倍!今天的宝钢人均产钢1 000吨当中也有民营经济的功劳。宝钢要是没有分流两万名员工,并且由厂办集体所有制企业承担,人均钢产量就要减少一半。

集体所有制公司支持宝钢分流2万人,人均产钢1000吨

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达到12亿吨,总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几乎达到人均1吨,成为头号钢铁工业国家。以致2016年4月在比利时国际钢铁会议上遭到“指责”,德国居然有4万多钢铁工人上街“抗议”中国出口钢铁!国外的“指责”和“抗议”,尽管纯属无理,但正说明今天中国头号钢铁工业国家的地位无法撼动。旧中国钢产量最高的1935年只有35万吨,当时中国要参加国际钢铁会议简直是白日做梦。

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近年钢铁工业产能出现过剩。到2016年1月,已经有连续46个月出现负增长,亏损面达80%。宝钢集团也只有“老宝钢”一块尚在赢利。按照钢铁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85%属于正常水平加以衡量,现在每年内需为7亿吨,出口1亿吨,需要压缩产能1.5亿吨,涉及50万人转岗安置。记得上海老市长徐匡迪一次报告会上曾经讲过“钢铁工人火气大”。这是我国钢铁工业曾经所有过的辉煌:工业上“以钢为纲”,称钢铁工业为军衔最高的“元帅”,几乎所有有关男工的宣传画都是头戴滤色镜、手持钢钎的豪迈形象,几乎所有有关钢铁工人的照片都是炉前工在挥汗操作。所以转岗安置50万钢铁工人的工作尤其需要细致和耐心。国务院决定拿出180亿元安置钢铁、煤炭两个行业180万职工的转岗安置,是充分考虑到钢铁工人的特殊情况的。在发展民营经济的时候,不能忘记曾经为中国钢铁工业走向世界做出历史性贡献的老一辈钢铁工人。

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钢铁企业占38家。2013年,全国107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为3.37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43%,实现销售收入16 644.71亿元,利润达214亿元[4]。可见,民营钢铁企业对中国成为头号钢铁大国的贡献是巨大的。

鞍钢和宝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知名度最高的国有大企业。今天的宝钢已经是一个混合经济的钢铁工业集团,仅在上海宝山地区的“老宝钢”,职工人数从原来的四万人减少一半,所裁减的两万员工进入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宝钢实业公司。因此今天用2万人就能够产钢2千万吨,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这是作为世界500强的国有大企业宝钢所创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属于民营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www.daowen.com)

仅仅用2万人实现产钢人均1 000吨,创造历史,可以生产出用在微型电机、易拉罐等产品上的超薄板钢。以质优价廉的钢材出口欧美市场,表明宝钢拥有优秀的供给侧结构。一次遭受美国反倾销官司时,宝钢以“全民”所有制的“企业性质”应诉,美国方面因为害怕侵犯13亿中国人“全民”的人权而主动撤诉,宝钢赢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全民”性质!

上述有关宝钢的骄人数据,对经历1958年大炼钢铁的老年朋友来说,一定是感慨万千。全国工业“以钢为纲”,1958年炼出535万吨钢;1959年翻番,炼出1 070万吨钢,人均100千克。1960年炼出1 840万吨钢,相当部分只能用来打制锄头之类的农具,有的还是无法使用的钢锭。今天仅仅一个宝钢的年产量就等于1959年全国总产量的两倍,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从100千克提高到1 000吨,增长10 000倍!

今天的宝钢人均产钢1 000吨当中也有民营经济的功劳。宝钢要是没有分流两万名员工,并且由厂办集体所有制企业承担,人均钢产量就要减少一半。可以说,是民营经济帮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说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容不得急躁情绪[5]。但在半个世纪前,人们往往习惯于“堆积木”“变魔术”一样的思维方式,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让钢铁产量翻番,谁也没有想到中国钢铁居然会出现过剩。在追求生产资料大、公、纯的年代里,是不可能发现厂办集体所有制民营企业所具备的优质功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