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确定进攻目标并实施综合进攻策略

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确定进攻目标并实施综合进攻策略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与市场追随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选择维持现状,而非引起争端。(一)确定进攻对象和进攻目标市场挑战者发动进攻的总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并提高利润率,但又因进攻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本企业在这些市场上销售的增长,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侵占。以上五种策略,市场挑战者可选择其一来实施,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进攻策略。这取决于市场挑战者自身的资源约束和其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

市场挑战者的进攻策略:确定进攻目标并实施综合进攻策略

挑战型的企业大多在市场上处于第二位、第三位,甚至更低名次。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决心向主导企业或其他竞争者发动进攻,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它们与市场追随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选择维持现状,而非引起争端。挑战者的决策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确定进攻对象和目标;二是选择适当的进攻策略。

(一)确定进攻对象和进攻目标

市场挑战者发动进攻的总目标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并提高利润率,但又因进攻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挑战者企业可选下述其他三类企业中的一类作为进攻对象,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1.攻击市场领导者,这是比自身实力还要强大的对手,因此风险很大,当然成功的效果也很明显。进攻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发出比市场领导者的产品品质、性能更优良的新产品、新服务;二是寻找市场领导者经营活动中的决策失误,然后充分利用这些时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2.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的竞争者。主要是那些经营不善或资源不足的企业,以争夺它们的顾客。

3.攻击一些仅在有限细分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这可以通过企业兼并来实现。

(二)选择进攻的策略(www.daowen.com)

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把进攻的策略归纳为以下五种:

1.正面进攻。即集中攻击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弱点,如在产品开发、定价、广告等方面较量。正面进攻的胜负取决于谁的力量更强。因此,若无在相应项目上优于(至少一倍的优势)对手的资源、能力,贸然采取此策略,就会造成企业在市场上的失败。

2.侧翼进攻。多数企业实际上不可能一开始就正面强攻,而是采取侧翼进攻,即选择对手之弱点或“缺口”,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如进攻偏僻地区市场或某个细分市场,有时这些地区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的推销力量,或这些细分市场并未被竞争者明确意识到,因此是最容易取得攻击胜利的薄弱之处。随着本企业在这些市场上销售的增长,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侵占。

3.包围进攻。包围进攻的目标要比侧翼进攻大,即看准敌方一块阵地后,从前后左右几条战线上同时进攻,强迫其全面防守,却又顾此失彼。如产品包围战,就是针对竞争者的产品,推出质量、风格、特点各异的数十种同类产品,以此淹没对手的产品,最后夺取市场。

4.迂回进攻。是一种间接进攻策略,即并不进攻竞争者现有的市场或地盘,相反,对这些产品和市场采取回避态度,绕过竞争者,或是开发新产品去满足未被任何竞争者满足的市场;或是开展多角化经营,进入与竞争者不相关的行业;或是寻找新的、未被竞争者列入经营区域的地区市场。这种迂回战术也能帮助企业逐渐增强自己的实力,一旦时机成熟,即可转入包围进攻或正面进攻。

5.游击式进攻。游击战在军事上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有效战略,在市场营销中也不例外。其典型做法是向竞争者的不同领域或不同部位发动小规模、时断时续的攻击,骚扰对手,使之不得安宁,疲于应对,最终逐渐被削弱和瓦解。如突然在某一地区加大促销强度,在某个特定时点降低商品售价,或对某位经销商的努力推销做出特殊许诺。游击战特别适合弱者向强者发动的进攻,以较小代价耗费对方资源。但若进攻者要“击败”对手,最终需有强大的进攻作后盾,因此,毋宁说游击策略是一场强大攻击前的准备。

以上五种策略,市场挑战者可选择其一来实施,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进攻策略。这取决于市场挑战者自身的资源约束和其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