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金融体系框架解析

现代金融体系框架解析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们更需要的就是避免一些民粹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对会计、税收等配套行业,我们过多地强调中国特色,却没有注意到这些配套行业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影响非常大。

现代金融体系框架解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框架已经明确

十八大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框架。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5年的成绩也做了评价。对改革的评价已经基本确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产业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尤其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什么叫健全地方税体系?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两个风险是什么?是房地产问题和地方债问题,这就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十九大之后,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央跟地方的财政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当前一些主要风险的必备的制度保障。

二、现代金融体系框架已经明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包括三个统筹。金融尤其在这里面。十九大报告提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所以今后的现代金融体系的框架是什么已经很明确了。也就是说十九大以后是怎样干的问题。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容易,容易改的已经改完了,现在是在啃“硬骨头”。当然我们也相信,十九大之后这些改革应该能够顺利地推动。为什么?因为,第一,我们已经有很好的环境。第二,我们已经通过反腐、扶贫、环境执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通过十九大我们又把能干、有担当的人放到了合适的位置,所以我相信后面的改革是可以顺利推进的。

另外,十九大报告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十八大以来对很多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三期叠加”,即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结构在转型,结构在调整,还有消化以前刺激政策带来的不良影响。2015年提出“新常态”,2016年又提出“新常态”的十个特征,2017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个政策出现,就是对“新常态”认识的深化,意识到我们目前的问题实际上不是需求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根本问题是由于劳动力红利已经消失了,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从供给侧的角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认清这个问题以后,宏观政策就很好理解了。宏观政策就应该淡化GDP,十九大报告也确实淡化了GDP,强调质量、效益和新动能的“三位一体”。同时要处理好过剩产能,要清退“僵尸企业”。所以宏观政策的共性在供给侧,要避免“大水漫灌”,尤其是要管住货币政策这个总闸门。

三、政策实施方式实现了转变

过去以需求侧为主,地方政府就是投钱上项目,除了项目还是项目。这是以行政手段、以政府选择性的财政政策来管理经济。今后要怎么做呢?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保护产权,通过有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创造一个好环境。我们的市场准入应该更加开放。(www.daowen.com)

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发展到目前这样一个阶段,中国作为大国的效应正在显现。政策实施的重点要放在那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领域,如公共服务等方面。

四、以开放促改革

我们现在更有条件双向开放,更有能力和资格选择应用开放,通过开放也能够促进改革。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对十九大报告我们还要放在全球视野来看。

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出现了民粹主义,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潮流,但是从2017年以来,全球的经济开始复苏。我认为这种经济的复苏会遏制民粹主义、遏制逆全球化。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期,中国目前正在引领全球化,当然这首先是由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勇气和担当,另外也是中国最近这十几年来的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各方面的开放,特别是金融的开放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那么多的冲击。相反,金融开放提高了我们的竞争力。目前我们更需要的就是避免一些民粹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对会计、税收等配套行业,我们过多地强调中国特色,却没有注意到这些配套行业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影响非常大。这是全球开放的问题。

五、其他问题

次贷危机之后,大家也认识到,之所以会出现民粹主义,会出现逆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贫富差距。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前无古人的模式和探索,我们强调扶贫、解决贫富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金融方面也强调普惠金融等,所以有很多东西需要去研究、去探索,比如,党的领导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现在很多人说,要我接受党的领导没问题,但是党的领导使公司治理中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相互制衡的制约机制消失了,这显然是个悖论。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前无古人的模式和创新,我们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我在上文讲到,中国更有条件双向开放,因为最近全球经济在复苏,我们应该抓住有利的时间窗口来推动改革,包括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上海自贸区升级版,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